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明代教子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19:27
【摘要】:明代是我国古代传统家庭教育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在理论与内容上较前代愈加完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教子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以教子诗为切入点,对诗作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明代家教中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特征,力求还原、折射出明代社会家庭教育的概貌,并据此总结出明代教子诗的历史地位。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兹将各部分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论述明代教子诗的概貌。本章从诗作数量、创作主体、主题嬗变及教育对象四个方面呈现明代教子诗的整体面貌。为更好地把握教子诗的整体发展脉络,以明代政治经济发展为基础,结合教子诗自身的发展特征,将有明一代分为明初、明中叶及明后期三个时期,进而对不同时期的教子诗作数量、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就教子主体与教育对象而言,本文是从教子主体的性别、地域分布、社会身份以及教育对象的性别,家庭角色等方面进行相对全面的考察。第二章主要围绕“教什么”,即教子内容展开。明代教子诗主题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与生产生活教育三方面。伦理道德教育包括孝悌之道、立志高远及为人处世三部分;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涉及识字习字、文章写作和读书治学三方面;生产生活教育主要是从立身择业、安贫俭约及养生贵生三个部分展开探讨。第三章重在探讨“怎么教”,即教子方法的问题。明代教子诗中所反映的教子方法因呈现方式不同,可分为言语示教、榜样示范及亲情感化三方面。言语示教是指长辈借用语言对后辈表达勉励及劝诫;榜样示范是指长者提供榜样借鉴教育后辈;亲情感化是指诗歌作者将教子内容寓于日常生活场景之中,以拉近与子辈的距离,进而实施亲情陶冶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平;王莉;;明清时期苏州家训研究[J];江汉论坛;2015年08期

2 葛景春;;从古代诗教到当代诗教——诗教源流及其发展[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2期

3 周建国;;明清家训的文学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唐燕飞;;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影响[J];教育评论;2014年03期

5 孟季娟;;“孝”观念的历史含义探析[J];中国外资;2013年24期

6 闫丽环;;试论明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文教资料;2013年10期

7 陈艳君;;明清徽州家训中的德育思想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8 雷炳炎;;明代祖训与宗室犯罪的量罚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家庭角色及其地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蓝冰;;试论“诗教”传统的继承与演变——兼论“诗教”传统的当下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楠;唐代的教育和教育诗[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庆;蓝仁及《蓝山集》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董桂超;明代士绅的民间教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洁;明清家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舒连会;唐代家训诗考述[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春秋;宋代洗儿诗与示儿诗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袁天芬;宋代亲子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汪惠民;皇甫四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郁步生;明代扬州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钦华;明代抚州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4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604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