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3:20
【摘要】:本文所指的校外教育是指特定校外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与专门性两类)根据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为其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组织各项活动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当前我国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并存、各方校外教育力量交叉融合共生,校外教育已成为重要的育人方式。同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校外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校外教育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对当前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问题进行鉴别,并基于教育学理论基础作出分析,从而在校外教育政策和实践操作方面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即是本研究力图达到的研究目标。从校外教育政策的发展变迁与当前要求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校外教育性质定位尚不清晰、校外教育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考察当前校外教育机构发展的现状,研究发现少年宫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校外教育的辐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受到学校教育牵制、教育资源有限而难以适应“普及性”的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则面临相关政策制度的欠缺、教育设施设备需要改善和师资力量有待提升的问题;而中小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情况凸显出学业化的校外教育导向日益严重、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主导作用欠佳、教育系统外机构参与校外教育不够。解决校外教育发展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理论进行探寻,系统考察了可借鉴的国际实践经验,分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校外教育观,对校外教育发展的基础理论,如教育生态学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进行解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校外教育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实现教育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展现教育的多样性与系统性、体现教育的变革性与复杂性。其次,本研究尝试对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发展进行框架设计,认为校外教育在性质上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定位上是协同育人的重要环节,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则是教育生态系统的节点。因此,校外教育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校外教育机构能力建设。通过问题鉴别和理论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改善校外教育发展的诸多薄弱环节;其次,重塑少年宫的骨干引领作用,赋予少年宫校外教育管理权力,少年宫教育重塑校外教育环境、引领校外教育创新;再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包括完善校外教育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外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最后,创建中国特色的校外教育体系,体现党对校外教育的领导,完善校外教育制度设计,创新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专业的学术支持体系。
【图文】:
- 100 -图 2 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情况从以上数据可知,本次调查取样对象小学生占比较大,初中生次之,高中生较小,这与当前中小学生学业紧张状态和校外活动参与状态有关,,高中生由考的压力影响,参与校外活动减少,以上学段样本的分布合理。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基本持平,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普遍性。
调查样本的学段分布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75
本文编号:2614464
【图文】:
- 100 -图 2 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情况从以上数据可知,本次调查取样对象小学生占比较大,初中生次之,高中生较小,这与当前中小学生学业紧张状态和校外活动参与状态有关,,高中生由考的压力影响,参与校外活动减少,以上学段样本的分布合理。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基本持平,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普遍性。
调查样本的学段分布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75
本文编号:2614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61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