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型现代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新时代国民素质与青少年教育建构性演进之路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10-08 07:00
当代中国正处于后发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民的素质以及国民—青少年教育如何与之同步发展,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深入探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试图以系统思维的视角,对这一宏大问题,进行结构功能性的解读分析,希望能对事涉民族复兴大业的前景,给出一个本土化的思考与解答。
【文章来源】:青年发展论坛. 2019,29(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国民素质研究:问题的分析与发展的愿景
(一)国民“劣根性”与“改造论”话题的超越
(二)“问题与发展”:国民素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素质的结构性诸要素及其动态性演进
(一)前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臣民素质
(二)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民素质
1. 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是一个漫长的人类历史阶段
2. 原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发展的基础与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 大多数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都有着悠长的前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这也意味着身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4. 国民与公民的区分与演进
(三)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公民素质
1. 跨层次的交叉与复合
2. 跨阶段的交叉与跃进
三、素质生成诸结构性功能及其嬗变
(一)“大系统”结构功能的整体性描述
1.“大系统”浅层次的直接制约要素
2.“大系统”深层次的潜在制约要素
3.“大系统”背景性、根本性的功能要素
(二)素质生成系统诸要素与素质诸要素的关联互动
1.意识形态的建构、引领与国民素质发展
2.制度安排与素质发展
3. 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国民素质发展
4.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与国民素质发展
5. 思维方式转变与国民素质发展
6. 人性特质的认识与国民素质发展
四、民族性发展与国民——青少年教育的变革趋向
(一)“小教育”走向“大教育”:从原子化、碎片化的小格局到整体性、整合化的大格局
1. 全方位大格局教育
2. 长时段的过程性教育
(二)新时代国民—青少年教育:从失衡到均衡
1. 网络素养与工匠精神
2. 合作素养与创新精神
3. 存在精神与价值追求
本文编号:3423652
【文章来源】:青年发展论坛. 2019,29(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国民素质研究:问题的分析与发展的愿景
(一)国民“劣根性”与“改造论”话题的超越
(二)“问题与发展”:国民素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素质的结构性诸要素及其动态性演进
(一)前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臣民素质
(二)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民素质
1. 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是一个漫长的人类历史阶段
2. 原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发展的基础与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 大多数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都有着悠长的前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这也意味着身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4. 国民与公民的区分与演进
(三)后现代社会发展阶段的公民素质
1. 跨层次的交叉与复合
2. 跨阶段的交叉与跃进
三、素质生成诸结构性功能及其嬗变
(一)“大系统”结构功能的整体性描述
1.“大系统”浅层次的直接制约要素
2.“大系统”深层次的潜在制约要素
3.“大系统”背景性、根本性的功能要素
(二)素质生成系统诸要素与素质诸要素的关联互动
1.意识形态的建构、引领与国民素质发展
2.制度安排与素质发展
3. 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国民素质发展
4.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与国民素质发展
5. 思维方式转变与国民素质发展
6. 人性特质的认识与国民素质发展
四、民族性发展与国民——青少年教育的变革趋向
(一)“小教育”走向“大教育”:从原子化、碎片化的小格局到整体性、整合化的大格局
1. 全方位大格局教育
2. 长时段的过程性教育
(二)新时代国民—青少年教育:从失衡到均衡
1. 网络素养与工匠精神
2. 合作素养与创新精神
3. 存在精神与价值追求
本文编号:3423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4236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