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对师生关系“沦为”热点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10 17:18

  本文关键词:对师生关系“沦为”热点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 教育性 民族性 实践性 教师 关系定位 关系研究 学生 主要方面 教学内容


【摘要】:师生关系因其"多事"而"沦为"热点,这需要研究者对其研究出发点和方法进行反思。当前,师生关系研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其矛盾的主要方面。给师生关系定位时要突出教育的特殊性;在向世界看齐时要保持师生关系的民族性;在研究指向上更要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性。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育性 民族性 实践性 教师 关系定位 关系研究 学生 主要方面 教学内容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的独特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1]作为教育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林群;感受韩国的教师节[J];上海教育;2004年18期

2 姜涌;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和现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叶澜;;深入到教育热点背后[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王如辰;刘丹;;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效益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陈保峰;关于“教育”概念的探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6 韩丁;;高等体育院校的“休闲与健康”公共服务供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孙宗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8 韩光明;;课程改革我们追求什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红梅;王涛;;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10 沈卫华;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门葆红;西勤;王同合;牛德力;龚有亮;;地籍测量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2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殷世东;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强;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琳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目标的定位及达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柴国荣;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李冬梅;论中国现代普通高校体育制度的变迁[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中职语文教师备课能力与有效教学关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振;体校学生厌学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巍;网志在高等师范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宏强;语文学习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昊凤;农村初中学生教育分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解修亮;初中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武继权;我国教育民事纠纷诉讼调解必经程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芳;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白婧静;普通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宝马,潘惠,陈志华,王骏,巢国祥;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现况及影响因素[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2 许倬云;试论社会、族群与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3期

3 郁建兴;伯恩斯坦的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J];哲学研究;1997年04期

4 胡承槐;论“市民社会”及其历史地位──兼评“重建市民社会”[J];哲学研究;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一苹;师生关系浅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11期

2 李如密;简论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山东教育;1998年20期

3 任大洲;谈师生关系的变化与调整[J];安徽教育;1988年04期

4 唐伍娟;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5 林德全,徐秀华;论批评的非教育性[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本月聚焦:新师生关系[J];广东教育;2004年01期

7 ;国花与民族性[J];世界中学生文摘;2003年07期

8 高君,侯秀兰;师生关系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1999年05期

9 张淑芹,马占祥;论师生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吴寿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铭远;;我国的居住文化及其民族性[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2 张忠璞;;浅析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3 王叶琴;;走近与走运——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秦耀舜;;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凤兰;石秀印;唐燕;;师生关系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孙淑芳;;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其民族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张凤兰;唐燕;石秀印;;教师与学生关系影响下的促进性紧张和失败之回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建平;;走进高三,更需要“对话”[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张振华;秦玉兰;;试论韩国影视的民族性及其美学呈现[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10 舒醒;;论书院师生关系[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容霞;从两起教师受害案反思师生关系的冷漠[N];东方早报;2008年

2 王定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常玉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吉林日报;2009年

4 广河中学 贺文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N];民族日报;2009年

5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 王秀琴;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6 李翠娥(作者单位:朔城区占义学校);如何融洽师生关系[N];朔州日报;2005年

7 叶昌玲;浅谈新时期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飞;解析师生关系的是非纷扰[N];哈密报(汉);2009年

10 新乡市十中 马玉芬;建立新型的“人文”师生关系[N];新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2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立华;中等师范学校师生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红霞;英语教学中优化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期军;中国经济法民族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07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07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