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的差异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5:41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的差异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交互策略 差异教学 成就动机 网络学习平台
【摘要】: 网络教育(E-Learning)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以其特有的优势,影响着人们长期以来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同时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机会。随着全世界对网络教育认可度的提高,其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近十年来,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已经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然而目前网校的网络学习者,主要还都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都来源于传统课堂学习。面对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这些学习者通常都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网络教学平台这一新环境下,要想使学习者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需引导学习者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调动学习者的动机,教他们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资源进行学习。 本研究尝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针对高校网络课程教育,在相关教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采用文献法分析了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的范畴和现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研了在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对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的观点及其成就动机水平,然后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网络教学交互策略和网络学习者成就动机进行相关性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分析了教学交互策略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优劣,探查了不同学习群体在教学交互策略和成就动机上的差异性。尝试在网络教学交互环境设计的层面上,探讨为了提高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成就动机应该做的改进,提出网络课程中高效率交互策略教学的可参考建议,为其他网络课程教学交互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 本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网络教学交互策略和学习者成就动机的相关性的研究框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问卷的编制和修订,通过两次前测确定量表的信效度。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对象是陕西师范大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程的师范生和教育硕士。问卷发放450份,有效问卷435份。 研究工具采用《网络教学交互策略问卷》和《成就目标问卷》施测。研究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6 for Windows进行分析。 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学生对网络环境的熟悉程度、平台帮助系统和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网络平台提供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讨论形式和议题的多样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和反馈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在网络平台学习的成就动机。 2.文理科在先行组织者策略和对话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均高于理科生;师范生/教育硕士在先行组织者策略、动机策略、情感策略和对话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硕士得分均高于师范生;男女在先行组织者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3.文理科在掌握-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均高于理科生。师范生/教育硕士在成就动机的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教育硕士得分均高于师范生。男女在掌握-趋近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并提出以下建议: 1.网络交互平台的功能应该力求智能化,方便学员快速提高对平台的应用能力;界面设计则应力求能够简洁、快速地传达信息;网络教学平台应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学习;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增加学生的归属感,提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开设讲堂,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要求学生定期提交作品或作业,并及时回复问题和反馈作业,还要对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时间和状态进行监控和评价。 2.对文科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供更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给他们组织更多的辩论、竞赛类的学习活动,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其积极性;对理科生则需加强概念和案例教学。对师范生需要增加任务教学的比例,发挥其在讨论中的自主性,给与激励,增加其学习动机;对教育硕士需要增加网络平台辅助措施,提供更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多通过激励方式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在网络环境中的归属感,还需要提供更有效的隐私策略,加强教师的辅导和监控。对女生要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帮助,让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男生则需引导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进行网上学习。 3.由于掌握趋近目标型、掌握回避目标型、成绩趋近目标型和成绩回避目标型四类学生在网络教学交互策略上各维度的相关性基本都显著,所以对这四种类型学生在设计网络教学交互策略时需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 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参考框架,为网络平台搭建提供指导。
【关键词】:教学交互策略 差异教学 成就动机 网络学习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3
- 1. 绪论13-16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4-16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的内容14-16
- 2. 研究综述16-23
- 2.1 国内外网络学习的概述16-17
- 2.2 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概述17-19
- 2.2.1 概念界定17
- 2.2.2 国外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的概述17-18
- 2.2.3 国内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的概述18-19
- 2.3 差异教学研究概述19-21
- 2.3.1 概念界定19
- 2.3.2 国外对差异教学的研究19-20
- 2.3.3 国内对差异教学的研究20-21
- 2.4 成就动机概述21-23
- 2.4.1 概念界定21
- 2.4.2 国外对成就动机的研究21-22
- 2.4.3 国内对成就动机的研究22-23
- 3.研究方法23-27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工具和方法23-25
- 3.2.1 教学交互策略的测量23-24
- 3.2.2 成就动机测量24-25
- 3.3 研究程序25-27
- 3.3.1 问卷的选择与编制25
- 3.3.2 问卷的前测与修订25-26
- 3.3.3 问卷调查26-27
- 4. 数据分析27-63
- 4.1 教学交互策略问卷分析27-58
- 4.1.1 各类学生在交互策略问卷上的得分分析27-29
- 4.1.2 各类学生在交互策略问卷上的选择的频数分析29-35
- 4.1.3 各类学生在交互策略问卷上的选择的频数差异比较35-58
- 4.2 教学交互策略和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58-61
- 4.3 学生考评总成绩分析61-63
- 5. 研究讨论63-85
- 5.1 高校学生网络学习心态63-64
- 5.2 网络教学中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及其作用分析64-65
- 5.3 网络教学中教学交互策略相关因素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动机激发策略65-77
- 5.4 网络教学交互策略与网络学习者成就动机的相互作用77-80
- 5.5 改进和设想80-81
- 5.6 参考框架81-85
- 6. 总结85-88
- 6.1 结论85
- 6.2 建议85-87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87
- 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87-88
- 参考文献88-91
- 附录91-94
- 致谢94-9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婷;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有效学习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4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