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7 06:30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摘要】:探析流动人口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7所中学共计986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比本地家庭更高,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则显著更低;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本地生源,其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5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更高。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矛盾性、成功性、情感表达和娱乐性。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关键词】流动人口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与此伴随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成为流动人口(注:本文流动人口指的是农民工)。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有近2000万,流动人口呈现家庭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东宇;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2 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8期

3 余毅震,胡虞志,王玉玲,尹玉娥;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2期

4 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5期

5 梁巍,赵靖平,郑延平;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3期

6 张爱莲,朱阿丽,李秀森;532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成就动机考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祚山;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海霞;张涛;;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3 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4 王美英;王仲安;王海莲;李海红;蔡晨;;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5期

5 翁洁;林晓静;黄文兰;李乐琴;王东宇;;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凌辉;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林致诚;从心理健康角度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福建体育科技;1998年S1期

8 蔡先锋,翟一飞 ,王霞 ,颜军;高中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吴小芹;谭尕朵;;粤沿海武警边防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8年09期

10 陈植乔,王松花,袁立新;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兼与城市初中学生比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的家庭教育状况——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青少年比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徐浙宁;;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早期家庭教育:资源与限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史爱忠;王春花;;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5 杜亚松;张玉娟;忻仁娥;范娟;刘漪;程文红;唐慧琴;孙惠颖;边华根;;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3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雷雷;重庆市中学生亚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萍;城市流动儿童学业压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梦竹;上海市青少年PTSD状况调查及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惠;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钱锦彬;畲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詹勤红;集体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同伴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敏,陈晓慧,刘金芝,刘爱书,宋国力,吕杰,杨硕,赵清侠;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2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辛浩力;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J];教育改革;1997年02期

5 凌辉;儿童智力和家庭环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2期

6 张兴贵;不同文化背景中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7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8 季建林,徐俊冕,夏镇夷;83例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1期

9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10 费立鹏,沈其杰,郑延平,赵靖平,蒋少艾,王立伟,汪向东;“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正常家庭与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中贵;孙晓青;;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玲;赵毅;马凭;勾英;;艺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个案分析及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3 王金红;;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4 蒲清平;白凯;高微;;大学生学业受挫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5 刘军;范喜瑛;;青年失业人员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4期

6 赵作栋;贺乾;;太湖县寺前镇农村居民幸福感调研[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7 冯丽敏;;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及道德水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京炼;;心理卫生工作在社区医院的重要性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4期

9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10 曾庆;陈英;;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改平;曾果;刘婧;冯敏;郭宏霞;;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A];“全国老年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营养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会议录[C];2008年

2 张伟;;《初中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对学业影响的研究和对策》课题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王俊;;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和智力的影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金良;;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炳林;;家庭环境对潜能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谭明海;;创新家庭育人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陈健芷;沈悦;;3—5岁儿童家庭环境、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明;程绍珍;;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乔晓红;俞建;高鸿云;;性早熟女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调查[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郭田友;郭兰婷;杨闯;;ADHD的适应行为与其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沈沁芳;太原1.1万流动人口子女今年免费入学[N];发展导报;2008年

2 记者 郭强;太原1.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免费入学[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记者 郑天虹;广州 流动人口子女可免费上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朱磊;谁来管管流动人口子女上学[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夕;调研:流动人口子女学校[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朱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设待加强[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 巨东红 文国清 湖里区民政局 邓玮;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灵鸡汤”[N];厦门日报;2009年

8 记者 齐永昌;市教体局局长:无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N];拉萨晚报;2010年

9 黄文辉 李树成;四方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成长[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晏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难题要迎难而上[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许毅;男性同性恋的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廖苏苏;婴幼儿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8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向君;维汉初中生家庭环境状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纪藕香;成都市职业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海芳;男性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对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长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7年

5 郭晓红;广东省七所卫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永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鲁甜;外来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方莹;乡镇小学中流动人口子女的英语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高润;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对陕西部分地区贫困女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2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02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