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境与趋近-回避行为倾向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境与趋近-回避行为倾向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境 消极心境 趋近倾向 回避倾向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消极心境与趋近-回避行为倾向的关系。方法应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心境,运用行为抑制和行为激活系统量表与"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中的外倾性和神经质测量趋近-回避行为倾向,考查积极心境与趋近倾向、消极心境与回避倾向的相关性,并建构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①大学生的积极心境与行为激活系统和外倾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和0.37,P均0.001;消极心境与行为抑制系统和神经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59,P均0.001;②积极心境能较好地预测趋近倾向,路径系数β=0.57(t=3.65,P0.01);消极心境能较好地预测回避倾向,路径系数β=0.71(t=7.78,P0.001)。结论大学生的积极/消极心境与其趋近-回避行为倾向存在着对应性关系。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积极心境 消极心境 趋近倾向 回避倾向 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情绪是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环境而被赋予或设置的[1]。无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倾向(action tendency)[2]。这种行为倾向可以分为与消极情绪相对应的具有特定性(specific)的回避(avoidance)行为倾向和与积极情绪相对应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6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陈启山;;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9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10 彭连刚;刘咏梅;;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量表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谢小云;人力资源测评效标模型:效度概化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5年
5 颜士梅;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建荣;个人及组织因素对企业培训效果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乔阳;情绪型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桂祥;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晓娟;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小燕;上海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为民;影响学习成绩的四大因素的因果模型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颉;员工个体特征影响培训效果的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7 王铜安;个体、群体、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胡芸;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刚;组织气氛对公务员胜任力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戴妍;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国海;影响企业教练效果的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16期
2 陈国海;企业教练技术的发展现状[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03期
3 任真;王石泉;刘芳;;领导力开发的新途径——“教练辅导”与“导师指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07期
4 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唐京;个性“大五”模型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度分析[J];人类工效学;1999年04期
6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7 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8 马煊,陈龙,裴华,张凤阁,张本,马文有;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华;;中职学校女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才智;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U,
本文编号:1112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1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