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3:11
本文关键词: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摘要】: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考察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是如何影响生活质量的两个问题。一方面充实了对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也为石家庄市失业人员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等量表,对石家庄市五区的500名失业人员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1)失业人员的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处于中等状态,但在住房条件等环境领域和知足充裕体验上不容乐观。 (2)失业人员生活质量的性别和年龄主效应显著,在自身生活质量感受和环境领域维度上男性失业人员的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失业人员。30岁以下的失业人员在自身生活质量感受、健康状况和环境领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失业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环境领域的性别和年龄交互作用显著。 (3)失业人员社会支持的性别和年龄主效应显著,女性失业人员在家庭外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失业人员,35岁以下的失业人员在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家庭外支持的性别和年龄交互作用显著。 (4)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和年龄主效应显著,男性失业人员在自我接受、知足充裕、人际适应和总幸福感上显著低于女性失业人员。30岁以下和50-54岁的失业人员的自我接受和知足充裕感高于其他年龄的失业人员。知足充裕维度的性别和年龄交互作用显著。 (5)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主观幸福感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高睿,王金侠;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2 颜美琼,Linchong Pathiba;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0年02期
3 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7年01期
4 冯立天,陈再华;北京城市不同文化层次人口生活质量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5年01期
5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6 崔丽娟,李虹;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7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8 邢占军,金瑜;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9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10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1207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0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