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在实施中异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21 14:35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在实施中异化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 功利主义教育 应试教育


【摘要】: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提升。然而教育目的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发展性不足、教育追求的片面性、过度重视精英教育、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与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我们应改善目前的教育实践,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使教育呈现它应有的魅力和使命。
【作者单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解读我国的教育目的目的是实践主体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是主体以主观观念建立起来的关于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谓教育目的,通俗地讲,就是教育要得到的结果,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终极意义上讲,教育目的定位于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使人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0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薇;尚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8期

2 何小陆;肖卫东;;“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3 丘桂凯;;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学生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9期

4 周治淼,曹雯雯,肖化柱,殷江南;试论中国高等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涂元玲;“全面发展”要求过高[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8期

6 安宝珍;;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分析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阎亚军;"全面发展"要求高还是不高?[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5期

8 傅小悌;对教育目的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冯静;;教育目的新论[J];世纪桥;2009年17期

10 隋传国;;职业技术教育要学做人重于学做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致力创新 全面发展[A];首届“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应用与物资装备采购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王树和;;建立促进科技人员全面发展的思想工作机制[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5 于村;;举素质教育大旗 走全面发展道路[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卡木特尔;;努力推进海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8 陈胜海;;融入 服务 超越——促进地勘经济全面发展[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熊贵谟;;以科技创新 促全面发展[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10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显;按照“全面发展”要求提高官兵素质[N];解放军报;2001年

2 顾明;中国将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3 记者 顾明;将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刘自良 周刚;湖北总队四支队 采取措施促进干部全面发展[N];人民武警;2004年

5 本报记者 路虹;以点出击全面发展[N];国际商报;2003年

6 驻马店市盐业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行业全面发展[N];驻马店日报;2005年

7 姚莉莉;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N];海南日报;2004年

8 记者 赵春秋;黑龙江形成“代”字业务全面发展格局[N];中国邮政报;2001年

9 黄明 钟慧;苏州外贸:全面发展 快速增长[N];国际商报;2002年

10 曾昭远;抓住直辖机遇 促进全面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爱红;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9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叶;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方建锋;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李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鸽飞;20世纪下半叶美国中等教育目的的演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许邦兴;“蛮教”现象及其原因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玉峰;高中英语课堂中恰当的题外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11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11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