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与教师污名化现象解析
本文关键词:网络媒体与教师污名化现象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媒体 一线教师 教师形象 妖魔化 媒体炒作 乱收费 教育者 舆论环境 公众 学生
【摘要】:正教师一直是以一种光明崇高的形象而被人们尊重。而眼下,教师形象却日益被网络媒体污名化甚至妖魔化。①中国悠久的传统表明,教师应该是道德的化身。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FA090390) 陕西省教科“十一五”规划课题(SGH0902277)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8JKl77)
【分类号】:G451;G206
【正文快照】: 教师一直是以一种光明崇高的形象而被人们尊重。而眼下,教师形象却日益被网络媒体污名化甚至妖魔化。①中国悠久的传统表明,教师应该是道德的化身。今天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师仍必须担当整个社会的价值守门人。而整体被妖魔化的教师形象也容易使涉世不深的学生对自己身边教师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范先佐;;教育乱收费的类型及其治理——以基础教育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徐志勇;徐建平;黄立志;;关于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县(市)教育局长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志蓉;人际传播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赵自勇;略论宗教对古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及其原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于丽红;个性的解放与束缚[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魏建华;;偶然性与哲学问题的现代转向——以杜威偶然性思想为基础[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6 陈智群,张晓夫;论谈主持语言“口语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唐帼丽;;论重构通识教育下的大学主体目标的意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9 张存建;武庆荣;;杜威的命题取向[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丁国兰;;论医学期刊编辑的新闻敏感[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英;;信息构建理论的影响及其在网站建设中的应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周晓英;;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组织[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江恰;;杜威哲学和人的问题[A];“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骆天银;;杜威的民主思想与我国的民主建设[A];“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林俊聪;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芳;电视音乐节目形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予菲;穆青新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绍平;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坚决根除教育乱收费[J];江西教育;2004年10期
2 安秀梅;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程锦;;浅析网络媒体主体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与建设机制——以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负面报道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2 李程锦;;网络媒体中教师形象负面报道的调查研究——浅析负面报道对教师群体的影响[J];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3 吕岚;林玉连;;浅议网络时代的教师形象塑造[J];中国教师;2008年23期
4 吴震华;整治网络信息自由——刻不容缓[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晓燕;浅谈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建设[J];理论学习;2003年02期
6 华艳红;试论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鲁娜娜;;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6期
8 韩春艳;;“把关人”如何实现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的角色过渡[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施志君;乐娜;;论网络“把关人”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田丹;;网络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华;;陕西网络“民生”热点发生机制与态势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琪;;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琪;;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榕贞;陈青娇;;关于强化网络气象科普功能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陈骞;;挖掘网络媒体优势 做好科技新闻传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呼东燕;;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网络媒体的应对措施[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宏;;新媒体挑战与报业突围战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陶贤都;;网络科技新闻现状、传播效果及改进策略[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青;吴根范;叶虎;;作、编、审、读一体化的稿件管理平台[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钢;怎样为网络媒体写新闻[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何美;网络媒体2008年两会报道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记者 张海旺;“第二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海北行”采访团来州采访[N];祁连山报;2008年
4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杨舒丹;网络媒体的人文意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市委党校教师 郑波辉;领导干部要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N];铁岭日报;2010年
6 黄锴;雅虎的新闻大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李希光教授;网络媒体的二次革命[N];电脑报;2001年
8 市委宣传部 谢德炎;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N];九江日报;2011年
9 尚晋生;网络媒体“长”与“短”[N];发展导报;2002年
10 张 斌;“政府要用好网络媒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邦武;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彭革新;战术Ad hoc网络媒体接入和路由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4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靖林;网络媒体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鬲波飞;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邢立双;试论网络媒体对电视的批评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郑素侠;网络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平衡[D];郑州大学;2004年
5 刘娜;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韩春阳;大连网络媒体舆情疏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林涛;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8 邓红专;网络媒体公信力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9 谭萍;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方略[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郑杨;网络传播的舆论调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05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0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