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比较教育学科化与科学化的现象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7-12-19 02:05

  本文关键词:论比较教育学科化与科学化的现象学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教育 学科化 科学化 现象学


【摘要】:运用现象学的视角,分析探讨比较教育朝向他者教育实事的"悬置"与客观、在直观与再现中实现比较教育对他者教育生活的解释、在借鉴与超越中对他者教育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比较教育研究应该从现象学"朝向实事本身"中得到启迪,这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与科学化发展有着特有的意蕴。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211工程”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 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研究(项目编号100030-212010032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在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历程中,我们时常发现自己处于霍尔斯(W.D.Halls)所指出的境地,“我们的比较教育学家很少例外地发觉我们自己被排斥在教育改革过程之外,我们没有在对教育现实的影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1]我们的比较教育学科同一性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那么比较教育的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桂春;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10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仲辉;;对海德格尔“纳托普报告”的再“观看”[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10 陈志远;胡塞尔直观概念的起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文;关于我国中学主体性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重才;从“新写实”小说看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新时期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林定忠;胡塞尔现象学与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平;论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学生交往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晓阳;价值中立与教育研究的学术立场[J];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四次会议即将召开[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2 朱勃;国外比较教育学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比较教育学简介[J];江西教育;1981年02期

4 朱勃;比较教育学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5 郑仪;关于比较教育的教学内容——从一份《比较教育教学大纲》想起的[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6 顾晓鸣;我们的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化[J];社会;1981年00期

7 金世柏;日本人论日本教育——记日本著名教育家平XZ益德的一席谈话[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8 ;日本教育界著名人士平XZ益德先生逝世[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9 苏真;新版的《世界教育事典》[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10 求实;国外比较教育组织和机构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庆炳;;政治化—审美化—学科化——建国50年来文艺思想变迁的简要描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詹圣伟;张如松;;支援型急诊科队伍建设若干问题[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3 刘慧莉;;构建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新工程制图教材体系[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卢小平;;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金龙;;重视学校体育教育 塑造学生健康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郑永廷;;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研究[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高小平;侯丽岩;;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8 梁树发;;邓小平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国庆;;比较编辑学的建立及其意义[A];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单从凯;;论中国远程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陈立思;如何看待国外思想政治教育?[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翟帆;探索“润物细无声”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学前班是小学预备班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培训学院的诞生 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泽应;中国伦理学研究回眸[N];光明日报;2000年

6 陶东风;关于学术随笔的随笔[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 吴玉韶;大力推进民政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N];中国社会报;2001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晨光;中国法学教育面面观[N];法制日报;2002年

9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2年

10 陈文;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胜利;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佘丽珍;长沙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春娟;模糊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D];西北大学;2003年

5 冯静;中学语文活动课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金凤;跨语境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董峰;清末民初美术教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周琴;中英高中物理教材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秦发盈;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价值论[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06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06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