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以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访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

发布时间:2018-04-15 14:03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基础教育信息化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0期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普及、建设阶段转入了深化、应用阶段,如何提高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服务的效益、效能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当然,每个阶段不同层次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可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十年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和工作重点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东省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领头羊,近几年一直积极探索"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新路子。2009年初明确提出"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上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了"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形成了广东基础教育的特色和亮点。那么"信息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信息化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通过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和难点及其解决措施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刊组织了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并对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进行了访谈。
[Abstract]:"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stage to deepen the popularization, application stage, how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fficiency is a science, an important iss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rse, the core task and key work of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in each stage are not the sam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pinions clearly put forward" to promot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of promoting balanc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2010 year in July 13-14, the Central Committee, the State Council Held a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n Beijing, the full deploy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year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utline > >. < > >) pointed out tha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 and flexible educatio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the popularity of shar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rural and remote areas can enjoy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ten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refore,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informatiz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focus of the work i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 leader in th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level of education " A new way of early.2009 explicitly proposed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on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work,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launched the" Guangdong province education resources to the countryside action plan ", formed the features and highlights of basic education in Guangdong. Then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balanced compulsory educatio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ottlenecks and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s what", on these issu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ject, and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irector of Luo Weiqi in the interview.

【作者单位】: 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健;;科学谋划 狠抓落实 推进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8期

2 房雨林;;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理性应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2期

3 伍海燕;王佑镁;;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4 沙凤林;;基础教育信息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小学电教;2008年03期

5 何克抗;;基础教育信息化路在何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4期

6 李东福;;在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节选)[J];山西电教;2010年02期

7 俞雷;;依托区内高校 打造杨浦基础教育信息化强大后盾[J];现代教学;2003年02期

8 李晓平;;中央电教馆“十一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专栏 重庆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12期

9 傅宇凡;;2009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年[J];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Z1期

10 马小强;;以《规划纲要》为契机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宝霞;;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期;;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考和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陈娟;;《广东九章》品牌成长揭秘[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6 周娟;习平根;赵志慧;姜子德;戚佩坤;;广东省桉树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Ⅰ[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剑峰;钟豪杰;李灵辉;张正敏;梁文佳;孙立梅;杨芬;郭汝宁;李剑森;林锦炎;;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从输入到本地传播的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8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生态毒理与环境安全实验室[A];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家标准及数据共享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9 陈燕;李靖;钟南山;;广东省城市与乡村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流行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崔炎棠;邝建;杨华章;;广东省糖尿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生利;关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世勇;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N];辽宁日报;2007年

4 田丹;辽中成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N];沈阳日报;2007年

5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顾晓萍邋实习生 甘璐璐;12个联合校“一托二”助推教育均衡[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曼;教育均衡根治择校痼疾[N];市场报;2008年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梦[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苗家生;沈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林萍;西宁市城东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青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三桂;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世清;广东省国有林场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熊永柱;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罗珊;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超;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晓蕾;临沂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云霞;鲁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芸;新疆兵团和地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研修[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娜;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理;本溪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庆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洪雷;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国平;1928-1936年广东省金融立法述论[D];暨南大学;2002年

10 易学锋;广东省流感监测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5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5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