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谈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
本文选题:教师 + 专业发展 ; 参考:《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合作文化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点:一是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二是教师的合作文化有助于整合教师的群体性资源。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路径是:建设高效的教学文化;改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团队。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cooperation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separable as a whole.Teachers' cooperative culture can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wo aspects: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cooperative culture is the motive sourc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cond, the teacher's cooperative culture helps to integrate teachers' group resources.The ways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s' cooperative culture are to build an efficient teaching culture, to improve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the teachers' team.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吴小贻;;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翠;师师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左健康;三峡库区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宝权;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春阳;从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走向合作的教师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莉;促进中学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常秀芹;教师合作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秀艳;高校教师文化管理初探[D];广西大学;2007年
8 李翠华;合作教学中的师师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科频;论教师文化的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金菊;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因素之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丽渊;;基于新课改进程视域下的教师文化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2 杜文先;;提升教师文化力的校本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3 吴非;;不要急[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Z1期
4 王世红;;在教育管理学教学中重视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5 蒋晓闻;;重塑教师文化 助力学校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6 李翔;陈显莉;刘衍玲;;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7 缪玉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J];经济师;2011年08期
8 王燕;;教师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9 陈春梅;;信息技术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谢慧;;唯宽容人,唯厚载物——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晓英;;重塑教师文化的实验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8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赵培斌;;校本培训是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晓娟 于海波;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文化[N];吉林日报;2010年
2 田保华;合作,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魏颖;三届“冠军”校领导的专业发展之路[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教师文化:从惰性走向积极[N];中国教师报;2011年
5 凌龙华;让我们走向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孟纯初;抓好“新老”结对引领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 胡小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记者 计琳 沈祖芸;教师行业亟待建立专业发展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初级中学 张泽流 沈伯伦;浅谈教师如何在反思专业发展中成长[N];今日信息报;2005年
10 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长 顾苏云;最人本的关怀关怀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苏志华;高级教师合作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庆娟;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的阻力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松芽;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白雪杰;从隐匿到彰显[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阮阳;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房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6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