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本文选题:小学生 + 低年级 ; 参考:《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年Z1期
【摘要】:心理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让人神清气爽,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受。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品质的建立期,为了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家长的言传身教与教师的循循教导便尤为重要,所以家长应该和学校沟通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成熟的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Abstract]:Psychological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person's growth.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 person's growth.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i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ir parents to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their schools. To create a mature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作者单位】: 秦皇岛市海港区河东小学;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业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6期
2 林桂辉;浅谈初中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教育[J];三明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熊捍红;谈谈大学生专注心理品质的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沈通俊;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构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梁启文;在教学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6 陈忠根;;制约大学生创新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宋刚;;校长应当怎样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8期
8 郭玲;;创新能力中的心理品质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胡振汉;;教师的心理品质种种[J];江西教育科研;1985年03期
10 汤梅兰;;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J];医学教育;198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吕萍;;发挥师爱的心理功能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2 陈华堂;;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刘卫业;;校长的心理品质对教师群体心理的影响[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4 周琳;;活动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沃土[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王敬国;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王秀丽;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心理品质[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肖光华 作者单位:合肥工大附中;后进生探因与矫正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蔡娟(作者:临泽县沙河中学);重视后进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N];张掖日报;2006年
5 张海燕;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邓晖;教会孩子体验幸福[N];光明日报;2012年
7 王金珊;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育“素质”[N];开封日报;2006年
8 广河一中 郭睿;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N];民族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建新;北京“阳光心语行动”帮学生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苏军;学生不是病人 潜能有待开发[N];文汇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子华;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飞霏;中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现况调查及干预方案设计[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育慧;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团体归属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熹;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赖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龚琳涵;流动儿童父母支持与城市适应的关系: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万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8 吴林玲;湖南高校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及其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9 戴悦娜;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胡萍萍;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8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