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价值取向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practical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echnicians and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y,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o a dee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ducation culture ecology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 the Chinese education cloud ne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conformity and the optimization disposition.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 李欣;;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智能授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茅卫东;[N];中国教师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8 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芳;师范院校IT资源库建设的媒体素材分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丽影;刘媛媛;李建英;;个性化服务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熊娟;;教育信息化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董倩倩;;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晓瑜;;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傅钢善;教育技术发展轨迹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朱京曦;;试论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方式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8期
4 黄阳;陈琳;;凝聚智慧 四位一体 创新发展——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5 张诗亚;;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范围[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3期
6 张建科;;教育技术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施行;;《英汉教育技术词典》与电化教育学科[J];外语电化教学;1985年02期
8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元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罗志刚;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领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兴敏;刘运祥;;通过电化教育年表分析把握我国电化教育发展规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引龙河农场跨区作业的发展与制约因素[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仲文;;邵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洛川;;试论我国未成年劳教人员矫正制度的特色及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怡婉;;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仕红;宋小娥;;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回眸与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军;;湖南发展绿色食品初探[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顾红波;谭洪应;;曲靖市小杂粮发展对策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9 刘冲;;中国科学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A];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美芳;董振华;;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聿温;试论民航持续安全理念的实践价值[N];中国民航报;2009年
2 杨开城;为教育技术学正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向用海 吴学良 陈启银;努力提高理论成果的实践价值[N];解放军报;2005年
4 周军军 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探析[N];永州日报;2009年
5 铜川矿务局党委副书记 李志科;“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科学内涵实践价值及保障措施[N];陕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团结奋进[N];固原日报;2009年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N];辽宁日报;2004年
8 本报评论员;百折不挠[N];固原日报;2009年
9 唐晓清;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N];沈阳日报;2006年
10 陆小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实践价值[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郝天军;社会资本对医院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柏清;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振辉;华盛顿与美国宪政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5 李真真;主题公园的策划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张明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7 萧冶;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赵宇航;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鲁宝文;休闲时代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刚;非奥运项目的社会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0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4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