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01:12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按照收入来源对农村地区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农村工资性收入差异又主要与农村教育差距相关。通过构造内生收入函数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教育差距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差距每上升1%,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4.5196%,并且农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农村收入差距 教育差距 收入分解 地区收入差距 农村地区 我国农村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收入差异 收入差距扩大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9EJB005) 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课题(2009330063)
【分类号】:G521;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2.01%。但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78年农民收入极值差率为2.95,2007年扩大至4.36。地区收入差距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J];经济研究;1998年08期

2 万广华,周章跃,陆迁;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3 蔡f ,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明英;卢建生;周建伟;刘士余;;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辛永容;肖俊哲;;我国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异成因的实证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楠;李红;奚巧兰;;新时期农户兼业经营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农业部新疆农区固定观察点农户为例[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4 杨为民,陈娆,刘柳;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分析及增收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聂海;陆迁;;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6 孟祥林;;国有企业退出与区域整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策略研究[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7 江海潮;陈虹英;王海云;;中国居民竞争力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郭劲光;;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Are More Accurate in Assessing Poverty Problem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6期

9 傅允生;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浙江现象”的解析与启示[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傅允生;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以浙江为例[J];财经研究;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苑;;城郊农村村级治理的博弈分析——一个博弈均衡制度观下的案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广胜;江金启;;我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任维哲;蔡立雄;;西部地区农业新增长方式的路径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7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东辉;;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9 沈坤荣;唐文健;;中国经济模式蜕变:从快速增长到和谐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赖作莲;城乡就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杜江;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任重;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谢周亮;转型期我国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9 刘晶;人力资本与FDI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占绍文;农村人文发展的测度与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爱荣;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洪文;新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3 邓兆卉;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偏态分布描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韩莹;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周晓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祁雅婷;内蒙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徐捷锦;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差距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8 李新明;我国农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淑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差异的对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 黄增健;陕西省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及收敛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2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3 陈玉宇,邢春冰;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4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年09期

5 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1997年10期

6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7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麟征;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J];民主与科学;2001年06期

2 ;城乡差距最显著的是教育差距[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赵冷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一项宪法任务[J];小康生活;2005年04期

4 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5 ;信息广场[J];班主任之友;2005年03期

6 朱永新;;如何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7 贡雪梅,刘永昌,唐征兵;从华为招聘反思素质教育差距及学生应聘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1期

8 ;教育差距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差距[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28期

9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和谐教育发展[J];贵州教育;2005年24期

10 陶莽;姚明带来的“教育差距”[J];教书育人;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再分配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苟人民;;高考公平的实证考察及认识[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3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宁本涛;;加强教育资源综合统筹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瑞安实施“教育助学凭证”制度的实践与反思[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严全治;苗文燕;;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宜安;杨孔炽;;走向社会公平与和谐的现实之路──兼析福建省终身教育立法的内容特点与意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赵来;孙玉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远程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百才;;教育在人口中的分配:中国的经验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李祖超;;实现教育公平为构建和谐湖北服务研究报告[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张耀宗;;浅议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教育差距在“教”之外[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谢湘 原春琳;政策是造成教育差距拉大的主因[N];协商新报;2005年

3 高连水;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特征及应对[N];人民日报;2009年

4 罗仕金;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思考[N];乐山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琰 叶扁舟;谁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彭兴庭;教育差距本质是城乡差距[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彭兴庭;教育差距本质是城乡差距[N];经理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马朝宏;缩小教育差距应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王宏维 作者系广东妇女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导;缩小教育差距 实现男女平等[N];南方日报;2005年

10 张冬素;我省首次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考核[N];浙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焱;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制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孟;从全要素生产率看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梁彦博;劳动力流动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4 邱乌兰吉亚;呼和浩特市中学教师流动述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晓洪;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晓波;我国渐进式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李志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海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斯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颖;我国工业在地区经济差距上的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56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