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陶行知从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来思考教育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为旧中国的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 教学改革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陶行知(1891一1946),20年代末开始提倡乡村教育运动并提出他的生活教育思想。他毕生从事教育,勇于批判和改造旧教育,探索中国的教育新路。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提倡建立以生活为中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二丽;袁维海;;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朱宇;;编辑出版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编辑;2006年05期
3 文代君;论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思想的当代价值[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李燕华;;陈鹤琴“活教育”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善卿;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6 张勇;张园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探析[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03期
7 张林发;陶行知“创造教育”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8 万由祥;;中西部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周新莲;许兴业;谢明初;;数学师范生计算机课程的四大功能[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张士康;;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宇;;反思编辑出版学历教育——编辑出版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文莉;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继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焕军;“后发型”高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凌云霞;陶行知“和谐教育”理论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5 张杨阳;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涂雪峰;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刚;陶行知学校民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三花;教科书生活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跃娟;刘棋芳;吴小波;;“教学做合一”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应用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2 陆丽娟;;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J];中国教师;2009年S1期
3 姜富全;王艳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0年09期
4 许静;;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李尚群;唐朝华;;对科学世界的遗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2期
6 范寅虎;;陶行知教学思想对今天教学改革的启示[J];生活教育;2011年09期
7 陈昌铎 ,陈信;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主张的现实意义[J];河南教育;2005年07期
8 尹祥保;;陶行知教学思想浅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郑艳霞;李彦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10 胡继渊;;陶行知有效教学思想的浅析[J];爱满天下;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建国;;陶行知先生是我党的亲密战友[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2 陈屏;;学习陶行知 研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张焕欣;;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4 卓国卫;;试论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有感[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5 王雁华;杨耀坤;;春风吹绽课改花——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我们搞课改[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加拿大唐纳德回忆陶行知[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宋瑞玲;;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计方胜;校长的权威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友文;让德育渗透更为自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树伟;暑假就到了,我们来读陶行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马鞍山 张曙光;屯溪发现陶行知创办的《生活教育》杂志[N];黄山日报;2009年
5 王运来 龚放 罗静;秀绝金陵第一声(中国名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康叙五;在兰州首倡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台和中[N];兰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苏令;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祝彦;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N];学习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盐城市大纵湖初中 徐开泉;浅谈和谐校园中的“良知”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吴擎华;陶行知与民国社会改造[D];山东大学;2008年
3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俊;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陆克俭;发现与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钰;创新学习及其在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庄妍;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逯维;社会建构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祥培;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肖起清;试论素质教育大趋势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蒋欣;开展STS教育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蕴珊;闽台鞋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发展趋势[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江波;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薛涛;我国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国军;师专现代汉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1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1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