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形象的建构与审思
本文关键词:童年形象的建构与审思
【摘要】:以神学、文学、心理学为代表考察西方关于儿童的话语,可以发现它们建构了童年"纯真"、"柔弱"、"发展"等观念或形象,对童年既表现出一种充沛丰盈的审美态度,却又持有一种"欠缺""不完美"的现实态度。尽管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各自为阵,然而从观念层面进入行动层面时,却交织在一起。现代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的童年实践,以制定法律和政策、按年龄阶段实施教育、强调教育与游戏相结合以及生产针对儿童的文化为标志,实现对童年的保护、区隔、教化等功能。现代童年形象建构亦有其悖论:柔弱和纯真的另一面是"无知"和"蒙昧",发展的另一面是"缺乏",使得成人对儿童的爱和保护同时也成为了"隔离"和"控制"。成人为童年设定的特征,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权力关系的反映。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童年形象 建构 权力关系 反思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和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儿童游戏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批准号10CSH021)资助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童年形象的建构大卫·帕金翰认为,“童年”这个范畴的定义与维持,完全决定于两种主要话语。一类是关于儿童的话语,包括学术领域对儿童的研究,也包括给社会大众提供的信息;一类是针对儿童的话语,比如儿童文学、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等。“我们别具特色的关于童年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泽鸿;;系统平衡观:论转型社会生活方式的建构[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01期
2 王逍;;浙南畲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以景宁敕木山区畲族村落社区汤夫人信仰为田野案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孙传远;尹鸿涛;;杜威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付婷;李化树;;对农村新“读书无用论”的深层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1期
5 陈力;;数学有效教学的六个“发生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6 夏玲红;;构建情理交融的课堂——《月光启蒙》教学案例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7 马希琴;;基于参与式理念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年01期
8 张文兰;刘斌;;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9 于丽;;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双重反思[J];音乐天地;2010年01期
10 茹红忠;;教学案例的审视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伦;;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权力与责任再思考——基于建设有效责任政府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振华;;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实践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雪枫;;突破瓶颈提高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绩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坤;王伟伟;;将责任感“培植”学生心田——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钟灿富;;厦门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三年总结与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谷晓凤;;试论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陈海昌;;注重解题后反思,提高思维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陈晓彤;郭玉;;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山水城市建构途径[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王琴;;网络治理的权力基础:一个跨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清末民初的“绅权”变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朱健刚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f丝,
本文编号:581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8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