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摘要】:传统教育观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师生交往的内容窄化,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不高,以及师生双方的认识差距悬殊。研究并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该全面地认识师生关系,提高与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建构以“和谐”为准则的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建构 和谐 教师 学生
【基金】: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GH-230)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所有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师生之间心理融洽,相处和谐,既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所以,深入地进行了解、研究,并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作为教师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的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凤;;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2 欣卉;;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师生关系[J];华人时刊;2011年09期
3 周力人;杨玲芳;;论师生身份关系的自我建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晓端;毛红芳;;近年来国内课堂类型建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5 李霞;;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6 朱林;;“严、爱、宽、博、智”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鲁爽丽;;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河教育;2011年07期
8 陶丽苹;;略论中小学师生关系有效沟通的途径[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9 李岩;;让师生关系“好”起来[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5年11期
10 李燕林;;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锋;郑钢;赖建维;;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自尊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蔡春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黎亚军;张贵英;王耘;;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莹;;师徒帮带——带着我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董艳;申继亮;;基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生指导行为分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付芳;伍新春;;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娥(作者单位:朔城区占义学校);如何融洽师生关系[N];朔州日报;2005年
2 新乡市十中 马玉芬;建立新型的“人文”师生关系[N];新乡日报;2005年
3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容霞;从两起教师受害案反思师生关系的冷漠[N];东方早报;2008年
4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5 刘凤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N];吉林日报;2009年
6 李定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晓飞;解析师生关系的是非纷扰[N];哈密报(汉);2009年
8 王定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叶昌玲;浅谈新时期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10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胡江霞;在倾听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2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君;学校德育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1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