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发布时间:2017-10-12 21:20

  本文关键词: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世界 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课堂教学 策略


【摘要】: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作者单位】
【关键词】生活世界 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课堂教学 策略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春红;;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理想人格[J];理论界;2006年08期

2 范平志;张弘政;;人的提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J];理论界;2006年08期

3 张广智;;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4 樊宏法;张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独特机制[J];求实;2006年09期

5 曾鹏程;龙佳解;;技术主体素质与技术理性的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6 靳涛;周冰;;经济转型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回归[J];经济学动态;2007年08期

7 宋劲松;;和谐社会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3期

8 白立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林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基本特征[J];经济学动态;2007年07期

10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盛雪艳;;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科技人才全面成长[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胡振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江沛;;近代天津娼业结构述论[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5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凤琦;;中国现代化特征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谢维俭;;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珂;国际需求与中国就业[D];吉林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6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留建;新经济时代的柔性生产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合作[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张俊;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忠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铁;“写实”与“实写”[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英;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毅斌;关于FOB下托运人法律地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陈开敏;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刘世兵;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佐藤嘉一;包承柯;;日常经验与系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11期

2 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3期

3 高清海,孙利天;论20世纪西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J];江海学刊;1994年01期

4 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6 张庆熊;生活世界是科学和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类主体间交流问题的探索[J];学术月刊;1996年07期

7 左继亮;体系世界与生活世界──社会实践本体论[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8 刘少杰;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9 尹树广;人的问题与生活世界理论[J];求是学刊;1997年03期

10 黄旭敏;深度技术化条件下生活世界的危机与重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雷红霞;;西方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及其意义[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勤;邱建华;;人·生命·生活·生成——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5 吴国盛;;自然概念的重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6 李楠明;;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晓南;;后现代人学话语与后现代文明模式[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新民;;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的社会科学——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研究[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灿章;;老子的唯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向[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吕微;;前言:从“我们和他们”到“我与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地;秦文君——又出新书[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陈宝凤 李楠明 初忠智;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N];黑龙江日报;2000年

3 陈卫平;关注生活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N];文汇报;2000年

5 吴晓明 陈学明 吴新文;我国哲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N];文汇报;2000年

6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探未发明的新理 入未开化的边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更加重视实践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陈瑞林;从不同向度展示人的存在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9 韩庆祥;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10 上海大学教授 沈关宝;公共空间与社区机构[N];中国社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立群;实践哲学人类学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6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7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5年

9 曹润生;论世界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道申;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生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慧敏;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6 李志安;论哈贝马斯的制度批判——合法性危机及其解除[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银玲;试论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正祥;从“生活世界”看哈贝马斯大众文化思想[D];苏州大学;2004年

9 张向阳;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评述[D];苏州大学;2004年

10 牛利华;从生活世界中生成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20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20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