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清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
本文关键词:许崇清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
更多相关文章: 许崇清 人的全面发展 平均发展 个性 因材施教 教育哲学 劳动教育 相结合 脑力劳动 每个人
【摘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一文中,许崇清先生在教育哲学层面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界定为三个层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统一,或知识与技术的普遍化;受教育者在心理、情绪、意志、气质、性情等方面的综合培育和提高;信念、世界观和理想方面的要求。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并非模式化的人的平均发展,而如此理解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针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许崇清 人的全面发展 平均发展 个性 因材施教 教育哲学 劳动教育 相结合 脑力劳动 每个人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许崇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学家,被公认为“新教育学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曾三次就任中大校长,前后任职20年,几乎占据了中大82年历史四分之一的时间,对中山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许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中,他于1956年在中山大学第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天才;革命话语的现代性危机——赵树理、孙犁小说的叙事文化身份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俊国;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国瑞;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8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玮;逝去的巴别塔[D];新疆大学;2006年
2 李钰;“美丽异世界”的悄然之殇[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爱英;论中苏论战的时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巫春庚;关于中苏论战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汪炜;新世纪传记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大志;对建国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卢艳玲;十八世纪理性时代下的文学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朝锋;民间法的转型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何满红;群众运动下的地方病医治[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方百羽;文革与鲁迅[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杰 ,董源来;正确理解和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2 李世邦;党的教育方针是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反映——学习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党的教育方针论述的体会[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王汉澜;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4 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郭厚诚;浅谈学校管理的核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年02期
6 董源来;贯彻《决议》精神正确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蒋超文;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8 王继民;试论人的全面发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2年00期
9 孙喜亭;马克思对教育科学的主要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厉以贤;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刘洪军;;劳动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刘素民;;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林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爱敏;;试谈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曹秀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管理的新理念[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7 李雨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程美莲;;充分发挥第三级管理层的作用[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远程;;科技宣传网络与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建设对科技发展的影响[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10 张世年;;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欣;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2 付鸿雁;邮政科学开发 人力资源至关重要[N];人民邮电;2000年
3 周志山;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践特性和主体向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王为民;道德现状评价的标准与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蒋冰海;要重视个性教育[N];文汇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利 天津体育学院教授 裴立新;“以人为本”[N];中国体育报;2000年
7 洪永平(作者单位:省社联);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大贡献[N];安徽日报;2001年
8 汪一为(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学校);谈人的全面发展[N];安徽日报;2001年
9 张启华(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人的全面发展从学说走向实践[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解振华;努力开创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N];中国环境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张志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孔德宏;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邓刚宏;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邓春玲;论人的全面发展[D];湘潭大学;2001年
4 符丽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关系辨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毅;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及其现代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邢有男;马克思人学视野与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谷炜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常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D];安徽大学;2001年
10 高秀英;城市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58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5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