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本文关键词: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摘要】: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 层次推进 差异策略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平是指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无差别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平等权利和机会。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社会平等都是关于社会利益合理化调整的价值目标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内涵上各有侧重:社会公正主要涉及社会制度或体制层面,旨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泽芳,李晓波;高等教育公平观与高等教育分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康宁;;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方红;;试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依据[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董泽芳;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汪立琼;;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5 陈志勇;黄小洁;;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分流中的合理定位分析[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2期
6 方红;;试论高等教育分流及其依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7 董泽芳;王卫东;;我国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国强;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罗先良;民办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茹华;从教育分流意向看我国农村初中教育分流现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怡;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芮光正;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石青青;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韩梦洁;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张慧霞;农村初三学生教育分流意向问题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克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状况调查与制约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生全;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郭丛斌,丁小浩;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4 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之后的文化资本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5 潘彭丹,余期江;浅析当前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春文;陈辉;;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方中;;探究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路径[J];才智;2011年17期
3 张传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传泉;;和谐社会出场中的社会公平[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陈辉;熊春文;;社会公平:概念再辨析[J];探索;2011年04期
6 刘卫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8 张居永;;中外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述略[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9 张康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实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16期
10 张正;;女性主义视野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军;;应构建新的社会公平体系——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李实;;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3 廖兴森;;试析实现我国社会公平与和谐的现实基础[A];2006年“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华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朱文彬;;社会公平视阈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百冶;赵汝周;;政府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屈钺;;浅谈效率优先前提下向社会公平转折的社会分配[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屈钺;;浅谈效率优先前提下向社会公平转折的社会分配[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张宇;;关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10 周美芳;张军献;;残疾人体育与社会公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静波;教育,,实现社会公平的利器[N];南方周末;2003年
2 记者 杨明虎;永葆党员先进 实现社会公平[N];雅安日报;2005年
3 管小青(作者单位:蕲春县工行);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N];黄冈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整理;社会公平:和谐安徽的呼唤[N];江淮时报;2005年
5 邵道生;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N];济南日报;2005年
6 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本报记者 朱百强;让他们共享社会公平[N];宝鸡日报;2008年
8 周兴旺;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重视社会公平[N];工人日报;2009年
9 周金燕;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育机会均等[N];学习时报;2009年
10 刀福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机会均等——理想抑或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矫幸;关于我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吴强玲;转轨中的平衡[D];复旦大学;2005年
6 殷红霞;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邹丽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顾金喜;社会公平合作体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焱;论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波;社会公平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东旭;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邸丽丽;论政府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责任和措施[D];吉林大学;2007年
5 彭浩;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公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传言;我国小额信贷项目运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胡亮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公平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庄立;我国遗产税的开征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宋文霞;中国遗产税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杭忠丽;论公共行政中的社会公平[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9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5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