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

发布时间:2017-10-19 07:45

  本文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 “最近发展区” 脚手架 概念转变 实践参与 好的教学 人的生成


【摘要】:"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标志性概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最近发展区"概念从"认知"、"文化"、"社会"、"教育"和"人学"等角度进行多维透视,不难获得"脚手架"隐喻、情境认知、实践参与、好的教学、人的生成等多方面的启示。它为我们解决教学的准备性与发展性问题指明了具体的思路,也为我们开展有效教学找到了具体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育理论 “最近发展区” 脚手架 概念转变 实践参与 好的教学 人的生成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必须着眼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我应如何去触动(或者说唤醒)我的学生;活化知识,实现知识的个人化(耐心细致地去“教”人类文明的总成果,以实现从“心理间的机能”到“心理内的机能”的“创造”)。无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中的哪一个,我们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晓燕,林炎琴,王文芳;维果茨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2 霍桂桓;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J];哲学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新东;;建构主义导向下的法律逻辑学教学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2 杨莉萍;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3 高德胜;文化演变与西方知性德育的形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志雅,黄建榕;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3期

5 喻学林;论教师德育观念的与时俱进[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许锋华,岳伟;关于学生负担过重的人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4期

7 俞静峰;从叙事视野看学校德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8 文祯中;教育学的人文沉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肖国刚,常保晶;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学的启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补:三种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学说及其比较[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3 潘宇鹏;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慧;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8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栗丹;当代小说视阈中的“另类”作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合作[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晓燕;生命教育与青少年道德素质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3 蒲绪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与生活》(选修)教材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熊林;对话式作文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及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武荣强;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博;建构主义理论在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价值与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卫国;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佳;基于课例分析的小学语文课堂文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尼·绍尔扬,黄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论和政策的一些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编后[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3 赵振海;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4 姚永清;;几点建议[J];人民教育;1980年09期

5 ;化工部举办职工教育干部学习、研究班[J];人民教育;1980年12期

6 黄子林;;十八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J];天津教育;1980年11期

7 施平;;批判康生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破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6期

8 ;读者 作者 编者[J];四川教育;1980年11期

9 ;顾明远:怎样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给北师大教育系学生的讲演)[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10 尹祥保;教好公共必修课《教育学》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高鸿;高婉;;论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林水田;林瑞管;;实践“生利教育”理论 培养生利人才[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王建华;;运用行知职教思想 指导现代职校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陶行知职教思想的实践与探索[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冯毅;;关于成立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6 石生;;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8 吕自诚;;在农村小学自然实验课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体会[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冯毅;;在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10 朱国政;王林义;;借鉴行知理论 改革师范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再林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李文长;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武装教育管理干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傲姿时代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杨海;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李春玲(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让师德高尚的人讲师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陈峰 臧石田;教师“点菜” 专家“下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长兴;100条建议100把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理论图书出版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劲松;小学愉快教育实验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00年

9 谢凤文;宁都为教师配送“理论套餐”[N];江西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苏军;教育理论书籍销路转好[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鲍风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7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8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汉卫;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整合观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晓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施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文贵;论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和人文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付加留;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习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辛治洋;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晓明;论邓小平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林炎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59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59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