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
本文关键词: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
【摘要】:平等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公平是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既有公平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特点,应根据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追求和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和谐统一,应坚持普及与提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免费和强制性原则,积极消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和局限性的矛盾,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及其评价模式,坚持教学民主与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平等 教育效率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关于什么是公平,自古以来有许多不同认识,当前我国的普遍观点是把公平与效率相对应。但从实现公平的目的来看,公平是正义的同义语,是平等和效率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是互利和仁爱的结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葛洪义;;略论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化问题[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3 胡玉鸿,彭东;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4 蔡磊;WTO规则视野中的中国经济法[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3期
5 李浩;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6 文正邦;宪政——人类法治文明的最高结晶[J];现代法学;2002年05期
7 高兆明;中国现代化价值合理性根据辩驳——在传统与后现代性之间[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8 龚群;论罗尔斯的两种自由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万俊人;关于政治哲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J];学术界;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刘勇;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居民意愿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艳梅;医疗保健公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颖;我国弱势群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吉林大学;2004年
2 霍宏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4年
3 朱凤义;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思萱;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石旭斋;论农民经济权益法律调整的社会公正及其实现[D];安徽大学;2003年
6 秦艳;教学程序伦理原则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雪梅;论行政法中的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汝莉;我所理解的“教育平等”[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2 袁振国;;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J];上海教育;2011年13期
3 卢毅;;《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教育思想——浅谈教育公平[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5期
4 黄学军;;选择与平等:利益分化时代教育改革的辩证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志鹏;丁爱国;;个性化教育与校内教育公平[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6 ;教育公平均等:发展高水平的均衡[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7 曹玉慧;;教育公平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8 陈初越;“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9 未云客;陈初越;;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J];基础教育;2006年04期
10 陈熹微;莫尧;;促进教育公平的哲学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丘利进;;浅论教育公平与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肖明华;冶进海;;民办学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谐作用[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5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贤勇;;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农村[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9 冯星灿;;试论高考“非考试竞争”与教育公平[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10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以教育平等保障竞争起点的公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通讯员 熊贵才 杨镇雄;漾濞集中办学实现城乡教育平等共享[N];大理日报(汉);2010年
3 郑莉;别让教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N];工人日报;2005年
4 赵彦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5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吴明熹;维护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6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7 叶醒狮(作者系市教育局局长);加快实现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N];淮南日报;2005年
8 高山;以实际行动推进教育公平[N];经济日报;2005年
9 辽宁省鞍山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孙飞 张晓芳;维护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杨凤英(作者为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N];山西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邓飞;我国城乡教育公开的现状与发展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雷军;教育优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宴龙;转型期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归因分析与解决路径[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晖;教育公平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实践[D];山东大学;2006年
6 唐露;促进和谐性教育公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霞;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选择[D];扬州大学;2007年
8 丁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朱磊;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6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