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时代的永恒主题
本文关键词:学科教育:时代的永恒主题
【摘要】:学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学科教育,是时代前进的实然结果;学科教育改革,是时代变革的应然要求。实现学科教育改革,要进行理论变革,更新学科教育理念;进行体制创新,强化学科教育队伍。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学科 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改革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学科: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讨论学科教育,首先要谈及学科。根据《辞海》的解释,“学科”这个词包括两个义项:“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1]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2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文丰安;;论改革户籍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陈志尚;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几点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曙光;;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刘喜珍;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和合”价值目标及其现代转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刘文,吕世伦;论权利意识与法治[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9 吴高君;奴隶制工商经济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陈西平;;中国树文化内涵及渊源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涵;吴春霞;桂琳;;浅谈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与专业建设[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志阳;;创业资本,一种新投资方式还是新资本形态?[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娟;;身份的犹疑:哈姆雷特形象意义再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龙;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7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8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耀明;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胡林英;论生活与德育目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尹力;体制转轨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保民;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海珊;;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角度的探析师生交往[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姚俊;代迎军;郭永军;;青少年犯罪成因探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周楚;王德斌;洪倩;;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年01期
4 王爱菊;申传胜;;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5 李鑫;;浅析中外教育观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6 赵永进;;论梁启超的教学法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侃时;;浅谈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工作与方法[J];职业技术;2010年01期
8 方芳;;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0年04期
9 李玲;;城乡小学生心理焦虑异常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年02期
10 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丽;;关心留守儿童 习惯改变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杨应元;;民办学校教师心理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傅爱芳;;疏导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罗国凤;;浅谈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校本培训机制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许宏应;;家庭教育态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董玉龙;;子课题总结报告②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李玲;;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乙丁;莫让家长会成为“鸡肋”[N];兰州日报;2010年
2 沈阳市终身教育研究会 赵金城 王殿元 陈国秋;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审视成人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晶;深圳环境监测耳聪目明[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马淑芬 记者 王宗华;宝清综合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突出特色培育实用技能人才[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明宇;“捡”来的超百万册畅销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韩小蕙;用高效阅读改变人生[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马春华;海医构建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N];海南日报;2010年
8 张家川县张川学区 王芳林;浅谈课堂教学艺术[N];甘肃日报;2010年
9 闫银夫;营造开放的教学空间[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陇南市一中 陈刚;新课改的探索与思考[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5 刘立松;宋代学校伦理道德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时海燕;聆听窗外声音:归返教育原点[D];苏州大学;2009年
7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马效义;新创文字在文化变迁中的功能与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璐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家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3 王元明;生命化德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爱青;苗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孙思;试析19世纪法国女子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7 段会冬;“京剧进学校”的教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顾婷婷;三代学校音乐教育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王力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9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6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