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
本文关键词: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基本问题 教学比较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师 生成性 教学论 教学评价
【摘要】:正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对号入座”过程,因为不管教学实践中教师预先的设计是多么巧妙、多么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基本问题 教学比较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师 生成性 教学论 教学评价
【分类号】:G424.1
【正文快照】: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对号入座”过程,因为不管教学实践中教师预先的设计是多么巧妙、多么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华;;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1期
2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明,李定仁;教学本质研究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2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4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赵友元;转换教育思维 重读“教育规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汤维建,陈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8 吴志功;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设计[J];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11期
9 栗洪武;龙宝新;;论当代教师教育的本质及其生长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玉整;网络与真理[D];武汉大学;2004年
6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光;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琰;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波;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孙凯;对话型音乐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陈曙光;论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革命[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7年
7 朱荣;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华;研究性学习与生活[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则鸣;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2 欧力同;存在主义认识论剖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3 孙显元;论辩证的自然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锺言;调查研究与认识国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王幼殊;;哲学的最高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赵根榕;;一解多题[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7 于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新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8 A.阿维利扬诺夫 ,玉清;区分辩证矛盾类型的方法论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1期
9 舒炜光;评波普尔的科学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10 周立升;论老子的名实观[J];齐鲁学刊;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雨旭;;对中国矿床学研究和成矿学基本问题的认识[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晓锋;朱颖心;;示踪气体测量技术基本问题分析(一)——原理、方法与测量设备[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3 李晓锋;朱颖心;;示踪气体测量技术基本问题分析(二)——扩散作用与示踪气体性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4 张文彬;;临床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基本问题探讨[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5 孙瑕;;关于邓小平理论一些基本问题的探析[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万茂;;浅议土地管理的基本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7 刘成恕;张赤军;;微重力测量中若干问题的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张之才;罗延林;刘吉荣;孟祥湖;;关于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R.L.Brown;D.J.Lynn;陈生昌;;叠前信号增强:用于记录困难环境的技术[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1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李应龙;;当代文艺学的基本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定敬;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N];福建日报;2000年
2 ;应用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3 吕本富;网络经济的四个难题[N];光明日报;2000年
4 崔禄春;首都学者研讨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5 胡建新;建立人才评价体系[N];解放军报;2000年
6 阚凯力;电信服务也是商品[N];经济日报;2000年
7 冯均科;从经营者入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N];经济日报;2000年
8 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曹斌 黄利萍;网络就这样安全起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9 王晓春 王金平;春风化雨育英才[N];江西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卉;为科学注入人文因素(上)[N];科学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平;β碳化硅晶体生长技术的若干基本问题[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2 李多全;虚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李仁璞;分类数据挖掘中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谢林柏;网络化控制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田忠;政党角色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朱首献;人学文学论[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晓岩;最小全一问题的解及其算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9 欧聪杰;非广延统计物理中的四个基本问题与广义量子气体的热力学性质[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锦宏;论业务流程再造[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张英;独立董事基本问题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基本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叶红军;《港口法》基本问题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5 陈朝阳;我国反垄断法基本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菁;超短光脉冲某些基本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赵馨;行政主体基本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宋海萍;独立董事基本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王旭;中国计划法基本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郑磊;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7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