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部地区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7-10-31 16:08

  本文关键词:中部地区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中部普通高校大学生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 康复工程


【摘要】:目的:调查中部地区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现状特征,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方法:①样本:随机抽取中部六省6所普通高校(河南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2004级19~22岁汉族在校大学生6000人,其中男生2322人,女生3678人。②测量法:由各校调研组专业人员依据2002年国民体质监测确定的测试指标、方法和仪器,对抽取的实验对象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测试。③问卷法:通过问卷形式,实验对象采取自愿、独立、匿名的方式填写营养状况、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共发放问卷6000份,全部回收,问卷资料完整。④访问座谈:通过访问相关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同时和一些体育骨干、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⑤文献资料法:查阅全国同期同类学生测试资料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试中心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身体形态发育特征:中部普通高校学生的身高、体质量、胸围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均基本接近(t=1.24,P0.05)。②身体机能现状特征:中部普通高校男生的脉搏、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1.32,P0.05)。③身体素质现状:中部普通高校男女生50m、立定跳远及女生仰卧起坐水平均优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2.36,P0.05);但反映男生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反映耐力素质的女生800m、男生1000m均明显弱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学生(t=2.35,P0.05)。④心理健康现状:与全国常模比较,中部普通高校学生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结果除躯体化、强迫、焦虑、偏执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值都较低(U=2.35~3.23,P0.05或0.01)。⑤营养健康现状: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女生比较,中部普通高校女生正常体质量百分比明显降低(t=3.18,P0.01),较低体质量百分比明显升高(t=4.32,P0.01)。与全国同龄普通高校男生比较,中部普通高校男生较低体质量百分比明显升高(t=3.42,P0.01),营养不良百分比下降(t=2.38,P0.05)。⑥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中部普通高校学生68.91%作息制度没有规律,57.45%无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37.4%睡眠不足;在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体育锻炼、医疗保健、合理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的选择中,仅有24.74%的学生完全选对了正确答案;在健康应包括哪些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选择中,仅有26.67%的学生完全选对了正确答案。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男生选择健身篮球和足球的分别占22%和16%,以跑步为主的耐力性项目仅占3%;女生选择跑步的占26%,其次是羽毛球和乒乓球,分别占17%和19%。⑧休闲活动现状:男生上网和体育锻炼分别占40%和32%,其次是看书学习、看电视和社交聊天等。女生上网占34%,其次是看书学习、看电视、体育锻炼等。结论:中部普通高校学生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较强,但其耐力素质令人担忧,有潜在营养不良比例上升的可能,且对健康的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水平较为薄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健康至关重要,应有的放矢的采取干预对策,以提高中部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体育部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球类教研室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 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
【关键词】中部普通高校大学生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 康复工程
【基金】:2005年河南省教育厅资助(2005-ZX-405) 2006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06-95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事业的未来,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良好的体质与心理状况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许多科研人员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宏伟,沈辉;江苏省高校女生余暇体育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2 赵一平,马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 王小引;陈艳霞;郭学鹏;傅兰英;;综合减肥对超重和肥胖女学生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8期

4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2期

5 傅兰英;王小引;王培勇;姬成茂;徐虎泼;;青少年学生单纯性超重与肥胖的综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兴家;;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及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2 石建辉,刘秀荣,田向阳,李玉青;北京市小学生肥胖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9期

3 黄永良;;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服用绿茶多酚配合运动对部分相关指标的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4 闫辉;米杰;刘颖;程红;金红芳;陈建军;张秀芝;唐朝枢;杜军保;;家族史及体重指数在儿童血脂紊乱筛查中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冬;胡小琪;;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世界流行趋势[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5期

6 陈健;;厦门市健康促进学校控制儿童肥胖项目效果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7 汪青;;高校女生余暇体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8 何广立,韦镇萍,杨庆松,杨保民,李世荣;镇江市12~14岁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5期

9 刘颖;米杰;韩薇;金红芳;杜军保;;采用Logistic回归以及ROC曲线分析小儿血脂紊乱筛检指标[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2期

10 蒋一方,林钟方,居美芳,董小燕,张雷;上海市儿童身高别体重百分位标准的研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敏;解偶联蛋白(UCPs)与肥胖关系研究及UCP4基因在脂肪细胞中的功能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4 肖黎;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应用及肥胖儿童食欲调节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陈青云;学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检出率与诊断标准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梅;汾阳市中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现况调查分析和追踪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韩秀英;国民体质监测数据逻辑检验方法的建立[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姚国;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自我意识特点[D];青岛大学;2006年

4 杨惠玲;15-17岁超重和肥胖男生骨发育和性发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斌;太原市城市少年儿童饮食行为现况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6 汪志国;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休闲运动的调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吴秀琴;福建省三城市超重肥胖人群体质特征和体育行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建芳;肥胖汉族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与ghrelin基因Leu72Met位点多态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熊建萍;我国部分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性与“健商”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春燕;济宁市初中生饮食行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梁明懿,朱国平,任君华,廖卫红;肥胖性不孕症的血清性激素变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3 刘湘林,王晓岳;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相关激素水平的关系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12期

4 李宏睿,孙文夏;瘦素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1期

5 刘超,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扩招后安徽高校体育教学物质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6 焦雨;晋东南地区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张德甫,段新维,胡巧云,陈姜;肥胖女童血清雌二醇、瘦素含量测定[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8期

8 李蕾,陈文鹤;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王铁英,周澜华;综合减肥方法临床实验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5期

10 赵一平,刘超,陈云天;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学生评价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永涛;赵亮;孙青山;;宁夏回、汉族女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状况及相关性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冲;;论社会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王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小粤;社会心理疗法有助不孕症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成毓;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压力应对资源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2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22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