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

发布时间:2017-11-01 17:25

  本文关键词: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理想模式 教育模式 教育观 知识点 科学文化哲学 创新型人才


【摘要】:正中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已有多年。我认为,应试教育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和偶然的事件,它有其复杂而深刻的根源,既有社会的根源(例如,如何解决教育和选拔的公平问题),也有历史的根源(例如,科举制度的影响),还有教育自身的根源(例如,普遍实行的知识教育,即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其中,普遍实行的知识教育是应试教育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根源。如果不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要想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显然是极为困难的。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理想模式 教育模式 教育观 知识点 科学文化哲学 创新型人才
【基金】:中国科学院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科学文化哲学研究”(人教字〔2002〕90号)前期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中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已有多年。我认为,应试教育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和偶然的事件,它有其复杂而深刻的根源,既有社会的根源(例如,如何解决教育和选拔的公平问题),也有历史的根源(例如,科举制度的影响),还有教育自身的根源(例如,普遍实行的知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明;观察和实验:伦理学的证实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孙玉忠,张明雯;科学:发展与进步关系辨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文援朝;波普尔的错误观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肖纪美;反馈在认知微观材料学问题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6 肖纪美;;学习与创新[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7 俞胜,洪晓楠;维特根斯坦与逻辑经验主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黄正华;波普尔的实在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炎冰,宋子良;科学划界标准的历史源流与价值评估[J];大自然探索;1997年01期

10 曾鹰;周伟;;科学合理性的出路——解读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J];改革与战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傅海辉;;爱因斯坦科学哲学思想再探讨[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玉忠;科学进步及其中间范式[D];吉林大学;2004年

4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5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7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荣;反常与理论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魏红霞;波普的知识增长理论与现代知识经济[D];安徽大学;2001年

3 顿新国;亨佩尔定性确证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5 王孝伟;人才视野中的科学技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6 曹红玲;人的全面发展与道德人格塑造[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许晶;从中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变探讨科学技术的价值向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柯遵科;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科技观及科技制度安排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林学达;一般组织知识创新的软动力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漆捷;“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年11期

2 ;文摘[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王天瑞;阿尔及利亚重视对青少年教育[J];阿拉伯世界;1984年04期

4 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孟建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6 王星明;关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蒋凯;寻绎德国教育精神的文化逻辑——《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1期

8 林彬;;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把握[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杨胜群;继承和发扬革命老根据地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工作的论述[J];江西教育;1983年12期

10 王晋林;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发展的成因及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焱;陈龙江;;以文化教育为手段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借鉴意义[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 滕大春;;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许成人;;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成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崔毅;;关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继承与实施教育之思考[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5 杜成宪;;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戴逸;;《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序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吴桂就;;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粤西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霍文达;;湘鄂西苏区普通教育的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张杰;;建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保护和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昌万;西安撤销11所文化教育培训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朱毅 王永刚;官渡福保村打造西南文化教育第一村[N];云南日报;2004年

3 韩晓娣;走出“纯知识教育”误途[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记者 孙阎河;焦作一禾文化教育公司力促我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N];焦作日报;2009年

5 福安记者站 王旺声;福安枢洋文化教育促进会成立[N];闽东日报;2010年

6 贺春柏 湖南衡阳技师学院;试论廉洁文化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作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段丽娜;全省431所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N];贵州日报;2007年

8 黄春开 胡莹;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才溪的文化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江南;江南区创建“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N];南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苏军 通讯员 焦苇;兴建未成年人文化教育示范基地[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3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良月;改进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国艳;知识批判及对知识教育改革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志平;个人知识与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天洪;文化视野中概念的探究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世隆;知识主义教育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文进荣;马修·阿诺德教育思想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海福;知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芳;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武旭晶;活知识的本质和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建佳;古典时期雅典城市对文化教育发展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7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27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