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
本文关键词: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
【摘要】: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有相似的理念和目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又各不相同,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下,多元文化的社会共识基础、文化多元与国家的核心价值、文化多元的保存与少数民族社会流动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面临困境。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美国 加拿大 多元文化教育 困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宗教与现代学校发展关系研究”(04JJDZH01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55
【正文快照】: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拥有多种族或大量移民的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等经历了少数民族民权运动后,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为适应多元社会发展,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运动、过程与策略,试图构建一个满足各族群文化并存的教育模式,以解决族群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寒放;;日本在美国的投资节节上升[J];世界知识;1988年12期
2 汪爱丽 ,余林娣;一组美国幼儿数数歌[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0年03期
3 张安录 ,陶建平;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大西北开发[J];咸宁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于涛;浅谈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2年04期
5 熊伟民;战时美国欧洲战略形成的国内背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6 赵澄宇;美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7 董小英;国家二次文献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美国实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8 项卫星;90年代初期美国的金融改革及其性质与取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9 黄汉升;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特点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10 林成河;近代史上日本、美国、德国教育改革经验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洪雷;;借鉴美国外包运营权私有化经验进行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A];第4届流域管理和城市供水国际会议论文集(B)[C];2004年
2 田甜;胡亚才;俞自涛;;美国天然气市场法规及政策演化对我们的启示[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刘苹;;美国环境与职业卫生学见闻[A];第三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小强;;中美森林法比较研究及其对森林法修改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张博;;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6 钟国强;冯黎霞;赵立荣;;进境美国苹果黑斑病的研究简报[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群豪;;中医学及络病理论在美国[A];首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丽芳;沈红;;“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孟江波;张玉清;;美国安全漏洞发布机制分析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祥斌;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7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傅立文;信息、激励与金融监管制度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9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芹;从做中学: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海琳;中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4 韩阳;美国信用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包睿欣;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慧娟;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旭;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赵晓凤;美国双语教育TWI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2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