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特质:共情
发布时间:2017-11-14 21:05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教育特质:共情
【摘要】: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教育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特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想真正地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深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帮助与引导作用,就必须具备共情这一教育特质。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共情(。mPathy),在中文中有许多不同的译法,有共情、投情、神人、同感、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其涵义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燕;和学生做朋友──同理心、真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现代化;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琴凤;李晓驷;;梦的内容分析理论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0年06期
2 王俊霞;刘燕;;由《扁鹊见桓公》谈医患沟通及其技巧[J];安徽医学;2010年09期
3 陈俊波;;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咨询个案报告[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徐晓l
本文编号:1187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8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