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特质自尊的结构维度探索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生特质自尊的结构维度探索
【摘要】:国外研究对Tafarodi和Swann(1995)基于特质自尊二维模型编制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SLCS)的结构维度尚存疑义。本研究以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两组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该量表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1)删除原量表4个项目后由16个项目构成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由自我能力感和自我喜爱感两个维度构成,且相对于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对中国大学生特质自尊结构具有更强的解释力;(2)中国大学生群体应用该量表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3)男女大学生的自尊体验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文科类男生的自我能力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心理系 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特质自尊(trait self-esteem)或整体自尊(global self-esteem)是自我概念的重要成分,但研究者对其结构的理解不尽一致[1~6]。Rosenberg(1965)基于单维度自尊假设编制的“自尊量表(SES)”[1]在心理学研究中曾被广泛应用[7]。然而,许多研究者[8~14]对SES测量数据的探索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朗;中西文化研究的两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万明钢;论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傅志敏;;中学语文文化论析[J];中学语文;1992年09期
4 李程骅;;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与民族文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陈国明;西方测谎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适用性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陈国明;中国被试在EPQ测谎量表中的表现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柯汉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评蒋述卓的《在文化的观照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王小鸽;简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邓小平思维特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耿开君;个体哲学的建构及其中国文化背景——评王晓华的《个体哲学》[J];探索与争鸣;2002年12期
10 耿开君;个体哲学的建构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意义——评王晓华的《个体哲学》[J];开放时代;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中国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无形遗产的保护与发展[A];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方主题发言及论文文集[C];2002年
2 王丽萍;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王平;;中国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无形遗产的保护与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魏钧;张德;;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组织价值观测量[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日f;;箱庭疗法在中国的发展与心理临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肖三蓉;;人格与道德心理:儒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朝旭;杨治良;;局中人和局外人对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社会判断[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甘怡群;沈秀琼;;沉思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野;杨丽珠;;关于我国小学生个性结构的描述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佳权;丁红燕;;谈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远;关于“大师”[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郭佳;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N];深圳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存才;互补创造双赢[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刘金霞;德鲁克批量催化中国管理者[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5 傅振国;中国兴 汉语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本报记者 齐馨;钟彬娴:中国特质塑造领导力优势[N];财经时报;2003年
7 王大千;管理学中的最新流行菜[N];财经时报;2003年
8 冯颖;国产网络游戏进入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3年
9 刘秉喜 庞亚辉;海尔战略与TCL思维[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严美华;弘扬人文奥运 促进汉语推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郭晓薇;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7 刘青汉;希伯来文化关联中论鲁迅在暴力面前的困境[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昕;中国文化背景下关于成年的界定及其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汪海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促进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易兵;LMX理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马佳;一样的西门子,不一样的文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章小画;外向内向与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D];西南大学;2006年
6 石扬;房地产营销企业强化现代科学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丹丹;组织公民行为、企业社会资本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对策[D];四川大学;2006年
8 谭慧洁;企业内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应晓龙;企业差异化战略、环境变动与组织学习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江岚;从五省市幼儿园教材文本的故事材料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倾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8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8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