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录资料的编撰及应用价值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录资料的编撰及应用价值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过录音、录像和文字转写手段编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录资料的理论必要性 ,介绍了编撰过程 ,并指出了这些资料在中介语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篇研究等领域所具有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 进行课堂教学实录的理论必要性目前 ,课堂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公认 ,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这四个构件中 ,课堂教学实践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 ,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 ,正是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悉心;活化初级阶段口语课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口语课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李红印;汉语听力教学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戴炜栋;蔡君梅;;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6年01期
4 布存明;观察和分析课堂教学的角度和方法[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6 吕玉兰;试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7 徐子亮;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8 虞莉;;美国大学中文教师师资培养模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9 吴娟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副词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4期
10 卜佳晖;课堂词汇输入探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刘召兴;汉语多义动词的义项习得过程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宋刚;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郭娟;中学生英语中介语特征—英语定语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建慧;越南留学生常用介词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海燕;关于中国中学生习得BE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婷;外国留学生量词习得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高山;“武汉普通话”语音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沈怡;初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比较句习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彩梅,曹合建;对中介语认识之批判[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2 刘连海;;中介语变异的条件:话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1期
3 翟汛;多语混合现象与中介语浅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邱立中;错误语言系统的形成原因及特征[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凌德祥;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杨文全,胡琳;中介语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姜德杰;中介语的发展阶段与语言教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平;习得第二种语言的中介语体系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苏宪萍;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中的“中介语”理论浅说[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10 马小玲;;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僵化现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欣桥;;创建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理论体系——纪念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开展15周年[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宋晖 通讯员张新红;语用学研究趋向多元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董霄云;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婕;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马志刚;任务准备条件对汉英口译目的语语法准确性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王晓燕;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对话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荔;面向对外汉语的离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步鑫;二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鲍巧普;从语用策略的使用看中介语语用能力之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殷苏芬;外国学生形容词谓语句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文苹;德宏傣族汉语普通话辨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骊;词块理论在语言石化现象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吴娟娟;外国学生程度副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9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8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