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宏观教育决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国宏观教育决策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的视角,对英国宏观教育决策的主体以及决策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归纳出英国宏观教育决策的若干特点: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决策,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开展重大决策,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56.1
【正文快照】: 英国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业已形成的教育制度及其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诸多改革和实践也一直为很多国家所关注。本文以英国教育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的史实为依据,着重对宏观教育决策的模式与特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以期从中吸取对我国宏观教育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映;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松涛,王志娟;论英国开放大学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易红郡;从《哈多报告》到《弗莱明报告》——二战前英国“人人受中等教育”目标的实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易红郡;追求平等与提高质量:二战后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段晓明;黄文键;;从“伙伴关系”到“契约关系”——英国校本培训中院校协作的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2期
5 吴华清,曾守锤;教育平等与英国教育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映;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宛;“问题儿童”的由来及其康复[D];河北大学;2006年
3 艾丽;英国全纳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梁晓松;公办普通高中转制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娜;英国公学的办学模式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琳;英国终身学习政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瑾娜;英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海燕;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教育公平[D];南昌大学;2007年
9 商秀梅;英国全纳学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兴;社会转型和大众的政治参与──英国个例分析[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2 汪利兵;当代英国教育的市场化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高洪源;对中、外中小学“自主管理”的几点比较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4 朱科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基础及其悖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5 王玉明;英国中央政府执行机构改革[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5期
6 李桢,郑长利;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的基础教育自由化[J];吉林教育科学;1999年10期
7 朱科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及其核心[J];教学与管理;2003年07期
8 周玲;论英美两国义务教育领域的自主权下放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9 季苹;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及其影响[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刘复兴;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与教育政策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敬;;发达国家教育决策如何“问计于民”[J];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03期
2 毛俊杰;;植根教育调研 服务教育决策——评《教育调研与决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潘孔婷;英国、意大利教育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教育部行政管理考察团赴英、意两国考察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一得[J];教育信息化;2003年01期
4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增加职能调整两位部长的分工[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5 葛明萌;吕建萍;;浅析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6 葛军;;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7 李玲;;英国新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8 曹淑江;家庭和个人教育决策和选择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9 蒋红霞;;分组讨论和个人陈述——英伦教育一瞥[J];学校管理;2004年06期
10 李国庆;自由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英国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宏保;;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秦行音;;对教育质量的国家控制——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与评价的历史与现状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王锡宏;;日本重大教育决策的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季苹;;美国人的教育理想与现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单中惠;;纽曼与《大学的理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小书;刘诗会见英国教育界人士[N];抚顺日报;2008年
2 田华;英国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05年
3 李茂林邋编译;英国教育喜忧参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施晓慧;英国教育 强调启发兴趣[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何开红;关注学生心理感受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N];广元日报;2008年
6 ;英国:特定情况下教师可“体罚”学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记者 汤南 通讯员 林晓 赵圆圆;洋校长首次挂职广州小学[N];信息时报;2003年
8 马小宁;家长会联想[N];人民日报;2006年
9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周满生;21世纪教育决策的有效工具和自觉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决策应重视教师的发言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桂新;论爱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教育科研与教育决策互动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绘;规避教育决策失误的问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丽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4 徐美娟;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博;英国职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6 姚艳杰;英国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蔡晨辰;英国14-19岁年龄段课程和资格证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江琳琳;英国数学教育注重应用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尹妙辉;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3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