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心理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诚信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诚信以早期教育和生活经历为基础而形成,由在生活实践中的行为反馈加以调整,其中,需要的内容和性质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其核心需要起关键的估价作用,而需要的作用要以归因倾向为中介。
【作者单位】: 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对诚信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展开,主要是把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来理解,从心理学角度在个体层面对其发生发展变化进行探讨较少。诚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只有先明确基本的心理机制,才可能系统地作为道德规范或社会问题被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永玉;维尔伯的整合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邢媛;诚信研究的几种维度分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志勇,许永刚;我国篮球竞赛市场化诚信危机的根源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谈小燕;袁婷婷;刘亚兰;;现代企业公信力初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建民;;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吕耀怀;涂争鸣;;论诚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8期
5 洪跃雄;;诚信辨析[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6 黄立群;论社会诚信缺失及重塑[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云华,杨兆慧;中国古代诚信思想及其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蒋旭;;我国诚信问题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5年06期
9 郑少珍;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内涵及其特点[J];求索;2004年02期
10 王中原,罗文俊;商业伦理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晶花;论企业生存发展的伦理支点——诚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在荣;我国社会转型与变迁中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何建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之维——诚信的建构与维系[D];华侨大学;2003年
4 王怡;构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信用制度[D];苏州大学;2003年
5 连冬花;论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山西大学;2004年
6 刘亚兰;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项燕;市场经济与信用伦理—论信用伦理的效用和社会信用建设的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梁君;论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中原;商业欺诈的成因危害分析及伦理对策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沈淼;组织管理诚信及其现代价值初探[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禹旭才,宋元林;论对青少年诚信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及其可能[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孙国峰;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洁;邓敏;梁宁建;;中学生诚信心理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5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