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出处:《理论导刊》200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重任。然而,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正逐渐下降。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在当今国际、国内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环境里,中华民族要复兴,,孺要依靠的不仅仅是拥有强健体魄、渊博知识、精湛技术的国民,更需要的是那些兼具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勇于创新、承受挂折和适应环境等良好心理家质的人才。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澜;张大均;;论心理素质教育的“两高一深”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于立东;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内容和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宁艳,刘志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理论观察;2002年03期
4 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走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黄青;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策[J];学习导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岩松;;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金福尧;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4 白瑜;;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5 李学书;何静;牛丽丽;潘劲;;透视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宋亨国;;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7 柯常钦;;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吴立奇;陈旭;;论心理健康素质培育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4期
9 张红岩;管斌;;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地位[J];广西轻工业;2011年01期
10 丁智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天凌;安和平;;Fuzzy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中的应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斐;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刘娣;新时期研究生心理素质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郑丹丹;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胜任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秀燕;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琳;重庆市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娟;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及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张凤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层干预模式浅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J];教育导刊;1998年Z1期
4 沈贵鹏;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6 段鑫星,李绍伟,王治东,边和平,曹红波;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张大均,田澜;论心理素质教育的设计和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6期
8 张旭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操作系统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张淑华;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杨丰宇,邓若锋;试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体参与[J];人民教育;199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华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丁云霞;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的初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李洪波;高校心理咨询模式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华;;剖析大学生心理 做好辅导员工作[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刁辉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3 郭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其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职业时空;2011年04期
4 赖斌;胡西民;刘佳;王晓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5 王先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曾佳富;闫绪军;徐超;;健康大学生心理奠基和谐校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年12期
7 傅彩云;;同伴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2期
8 马伟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思考[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9 毕小平,蔡蕊,丁红,李青山;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药学教育;2005年01期
10 孙焰;项巍;;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云;;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童辉杰;;对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岳芳;罗光霞;;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发展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聂万勇;裴秋宇;秦瑛;;我国大学生心理及高校心理咨询状况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利;阎治安;;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琛;戴艳;雷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施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互助机制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庞毅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应对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峰;爸爸妈妈,你们的心理健康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汪伟;大一新生入学先测心理健康[N];天津日报;2004年
3 记者 黄妙英;我区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4 曹玉屏 王裕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加强[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珏 本报通讯员 张汉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N];山西日报;2005年
6 李 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8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立敏;印象管理与女性健身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耀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武小林;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春艳;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8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0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