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

发布时间:2017-12-27 12:23

  本文关键词: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 出处:《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摘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认识的模糊、理论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甚至还会导致教育自我的理想丧失和功能错位。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不应简单回归生活,而应当追逐理想、引领生活并最终超越生活。这种超越是引领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审视、批判与反思基础上去辨识并趋向真、善、美,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returning to the life world" brings new perspectives and vitality to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eads to some confusion in understanding, confusion in theory and confusion in practice, and even leads to the loss of educational ego and the dislocation of functions. Education has its own special mission. It should not simply return to life, but should pursue ideal, lead life and eventually surpass life. This transcendence is to lead the students to identify and tend to be true, good, and beautiful in order to create a better life by examining, criticiz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real lif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要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源自西方哲学,最早是胡塞尔提出的,他认为,近代以来理性精神囿于实证主义科学,把作为探问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诸如哲学等以及为科学提供实践基础的人的生活排除在科学和理性的认同之外,“这不仅导致了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广勋;;“约会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提升[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2 郭晋燕;;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3 冯兆海;陈克芳;;偏僻小山村绽放出教育之花[J];吉林教育;2011年18期

4 蒋心亚;;生命哲学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审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5 任风雷;宋然然;;消费语境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广告的话语混杂[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刘琦瑜;;吴贻芳教育理念探析[J];才智;2011年20期

7 杨兴林;马丁;;教育理念的坚守与创新同等重要[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8 刘喜梅;;教育是一种陪伴[J];山东教育;2011年Z1期

9 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10 黄汉林;;昆体良与罗马文教传统——《善说术原理》简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开东;;陈赓大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引发的思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玉臣;;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大垣;余金龙;;试论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赵枚华;;用“三化”教育理念创办品牌学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骄;;一例中西文化差异对青少年教育影响的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明;;“五四”时期陈独秀“新教育”的思想体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明鑫 达兴文;树立新的扫盲教育理念[N];自贡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辛成;转变教育理念 向课堂要效益[N];铜川日报;2010年

3 宋新;温暖的教育理念是可以触摸的[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N];工人日报;2001年

5 桂进勇 陈显鑫;让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N];黔西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敏;家长教育理念多元化[N];宁波日报;2006年

7 魏文彪;话语转变折射教育理念更新[N];贵州政协报;2003年

8 记者 朱广菁;姜伯驹委员:盲目照搬国外教育理念很危险[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屠国权;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辽宁日报;2010年

10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张志义;还需从内部着手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U,

本文编号:1341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41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