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04:26

  本文关键词: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出处:《河南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师 课堂教学 质量 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研究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具有区别于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的个性特点。这一点, 许多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已达成共识。然而,在如何评价高师课堂教学,尤其 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高师课堂教学质量问题上,人们却产生了诸多的分歧。从近 几年来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尽 人意之处。本文拟就对我国目前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并试图在现代教学评价观的指导下,以一种新的思路来构建一套高师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求有助于我国高帅课堂教学的改革和管理。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构建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文章从对我 国目前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人手,强调指出构 建科学合理的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l有助于正确引导高师课堂教学,提高高师课堂教学质量;2.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 的准确性,为高师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3.有助于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推动高师课堂教学改革;4.有助于丰富教育评价的理论,促进现代教学评价思想 的传播;5有助于完善高师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促进高师教学研究的科学化。 第二部分主要是提出了本文构建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 路。在现代教学评价观的宏观指导下,文章通过对若干常用思路的比较分析,扬 长避短,提出了内涵分析法、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有机结合的全新思路。同时 文章也对这一思路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第三部分进行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既定思路,该部 分分为四个步骤: 一、高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 文章首先对高师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予以界定,并论述了高师课堂教学所 具有的五个特点:1.方向性;2狮范性;3.示范性;4.实用性;5.实践性。在对高 师课堂教学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质量的概念,文章对高师课堂教学质量作了定义。 且 为树立起现代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观,文章重点探讨了与之有关的三个问题:!.高 师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处理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师范性和学术性是矛盾的统 一体,二者在矛盾运动中相互为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高师教育的“双专业” 的特性。高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2.高师课堂教学的核心质量是 什么?教学质量赖以产生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展开,高师课堂教学质量应定位在 过程质量上。3.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师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7时代的挑 战、教师职业的要求与高师学生的特点共同决定了高师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 职业价值观、现代教育观、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合理的能力结构四个方面。 二、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 在突出师范性、反映优质课的共同特征、体现时代精神、便于统计分析等指 导思想的指导下,编制了“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并用之进 行广泛的调查。 三、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系统的确定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用频数筛选的方法初步构建高师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系统。 四、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统的确定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调查结果,文章对指标系统的一级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依据贡献率 对各主成分进行教育学的解释。然后对贡献率作归一化处理以碗定指标体系的权 重系统和评价模型。 最后,文章对新建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Abstract]: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dinary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oin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652.0;G658.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楠;孟沪生;吴娴;赵朝敏;李正良;;高师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建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兵;;浅谈市场适应背景下的体育统计学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3 王天江;;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研);2011年09期

4 陈燕玲;陈重飞;;对理工科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楼;基于教师发展的中职语文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解琳;湖南城乡中学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妍莉;新课程视野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江晓帆;高校不同群体对学生评教认识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卫;高师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信息反馈机制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淑芬;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孔潮;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孙俊梅;高中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苗京丽;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4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