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文化殖民”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8-01-03 20:05

  本文关键词:“文化殖民”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殖民 教育发展战略 价值选择 民族身份


【摘要】:长期以来,借鉴或采用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做法,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由此,不仅造成基本国情、民族文化、本土教育资源等的"集体遗忘",还造成思维方式的单一、认识的片面、多元思想的消解。从后殖民主义、本土知识的研究来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要有明确的"身份确定",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摆脱文化殖民主义的束缚,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教育发展之路。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come the basic choice of China'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learn from or adopt the ideas and practices of western countrie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not only results in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but also the national culture. The "collective oblivion" of loc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lso results in a single mode of thinking, a one-sided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pluralistic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study of local knowledge. The choic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have a clear "identity determination", overcome the dualistic mode of thinking,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cultural colonialism, and walk out of a Chinese way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文化殖民”现象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从饮食、衣着到课外读物、网络游戏等所喜爱和认同的,往往是由西方文化中产生并流传到中国来的种种东西。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如果能从乡村(或小城市)经过学校教育而跻身于大城市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丁伯林;;从遮蔽走向开放的叙事选择——从汶川大地震看媒体叙事的进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美芳;;关于福柯的权力论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之思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6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8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9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毕澜潇;从伪译研究视角解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90年代的远见卓识之举——省教委决定今年在全省开展《湖南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讨论[J];湖南教育;1990年01期

2 卢彬;;论影响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辽东半岛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3 金春花,宋成华;关于我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4 尹玉玲;京沪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之比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5 谈松华,张力;试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研究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1990年03期

6 符坚;论邓小平的教育发展战略思想[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2008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国际会议召开[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11期

8 秦勇军;任晓锋;;发动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讨论22——记“湖南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第一次中心讨论会[J];湖南教育;1990年06期

9 秦勇军;任晓锋;;发动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讨论——记“湖南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第一次中心讨论会[J];湖南教育;1990年06期

10 程达;;放眼看教育 光明在前方——读《教育发展战略学》[J];现代教育科学;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进蒙;;西部大开发与价值选择[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春雷;;历史的必然选择——西学的输入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闫宏秀;;中国技术系统的价值选择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冯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概念的生态文化诠释[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闫宏秀;;技术物传播:价值选择的视角[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元善;;基层政府的伦理缺失及价值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道田;邹永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价值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闫宏秀;;西方的价值选择模式与其技术进步的关联性研究[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国治;陈志成;;论地方政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颜佳华;易承志;;毛泽东政府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府价值选择[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蓉 时尚杂志社人力资源部经理 江平 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傅沛明 SMC(中国)有限公司人事课课长 柴虹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HR是企业的消防员吗?[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2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 袁园;深圳富于智慧的价值选择[N];深圳商报;2010年

3 马达;信仰化或产品化:品牌生存的价值选择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4 竹立家;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选择[N];学习时报;2004年

5 忠欣;干部价值选择进入多元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黄力之;审美抗御“物欲症”[N];人民日报;2010年

7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蒋 啸;审判者程序正义思想下的价值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金烨;A股长期牛市临近[N];证券时报;2006年

9 龙月洋;业务外包:供应链的价值选择[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杜发光;社会主义荣辱观——新闻媒介的价值选择[N];周口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何放勋;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文勇;科学与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价值选择[D];厦门大学;2009年

5 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宗泽;论以人为本的人才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啸;刑法的价值选择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建荣;伦理视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顾中亚;论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斌;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选择[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萍;信仰危机与价值选择[D];苏州大学;2006年

6 谢淑莉;战后日本英语教育及21世纪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马景芹;论体育的价值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芳;沉默权的刑事政策分析与构造[D];四川大学;2006年

9 顾莉;论当代中国的个体价值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巍;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文化殖民主义[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5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75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