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教育技术学
本文关键词:一种新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教育技术学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技术学作为二级学科在高等院校开设和与基础教育学科进行整合。把经济学引入教育技术学并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技术学,得出教育技术学在中国发展中的误区。本文从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法研究教育技术学在应用中的问题,从经济学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原理研究教育技术学科的就业状况。通过这些研究,使教育技术学这门年轻的学科能够健康的发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is in progress. As a secondary subjec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et 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basic education subject. The economic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s to study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method in econom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principles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in economics. Through these studies, the young subjec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can develop healthily.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G40-057;G652.0
【正文快照】: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技术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对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教育技术学这门年轻学科担负着培养大量教育改革中教育中坚人才的重任。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贝克尔教授用经济学研究人类的全部行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的这种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沙景荣,周跃良;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吴克明,张宏武;大学毕业生供求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5期
4 谢玳英;殷常鸿;胡京华;;教育装备的管理体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3期
5 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未来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峰;;“训导-自主”——安徽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观层面主导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蔡玉梅,杨维群;现代病理学教学纵谈[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赵军;现代远程教育与档案工作[J];北京档案;2002年09期
4 安哲锋;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现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高勤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素及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贾辉艳;;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与恰当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勾学荣;远程教育的成本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红霞;郑飞;文福安;刘建设;;我国网络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孔昭君;论敏捷动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孔昭君;初论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德雁;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吕松;私人部门投资城市水行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肖云祥;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艳;基于Windows 2000的Real流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海;网络学习系统中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模块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志耘;网络教育企业发展的战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齐剑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黄建军;校园网络学习及其支持系统设计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茜;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卫星IP教育系统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亦弛;远程教育系统结构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陈涛;数字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卢勃;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乔立恭;人文学科还是理化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哲学基础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吕国雄;关于教育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李文光,杨开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2期
7 李康;教育技术学若干理论问题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8 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9 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告作者[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征订启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正明;陈敬良;吴信菊;;高等教育消费理论框架初探[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雪娟;;构建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探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昝廷全;;科学与艺术:探索真理的两条不同途径[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汉明 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美国经济学研究的奥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记者 周小月;创新经济学研究助推龙江振兴[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张芝梅 郭伐渊;北大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雪林;用国际最新教材拓展学生视野[N];文汇报;2005年
5 荣誉学部委员 汪海波;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张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研项目在全国招标[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林立;为博士后展示新成果探讨新领域搭建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中国经济学研究之重镇[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龙超凡邋通讯员 谢德胜;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慧敏;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国洪;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德成;师范院校构建教育技术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牛婷婷;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视觉素养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潘红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9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9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