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基础教育共同学习的范围与依据——J.P.怀特强制性课程思想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21 10:41

  本文关键词: 基础教育 必修课程 范围与依据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哪些课程应当列入全体学生必须共同学习的范围,哪些课程属于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范围,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课程研究者与决策者。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教育哲学家就对这一问题作了相当严肃而深入的探讨,其中英国学者 J·P·怀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强制性课程》一书,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本文简要地梳理和介绍了怀特提出强制性课程的基本依据与思路,并从价值论和认识论角度对这一思想的合理性进行了评析与透视。
[Abstract]: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which cours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that all students must study together, which courses belong to the scope of students' free choice of study. Since -40s, some west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have made a very serious and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And in 1973, the British scholar JP White published a book called "on compulsory cours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basis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compulsory curriculum put forward by White, and analyzes and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ought from the angle of value and epistemolog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怀特强制性课程思想的基本要点 (一)确立学生教育发展底线的逻辑起点 在《论强制性课程》一书中,怀特开篇就指出,任何理性的教育系统或教育者都必须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即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际(在16岁或18岁时),他应当学习哪些学科,达到什么目标,取得何种程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张洪根;网络交往行为与人的自由的哲学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项松林;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季乃礼;弗洛姆的社会性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熊华军;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反思[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7 孙鹤娟;;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点[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9 庞凌,缪岚;安全·自由·自主──住宅不受侵犯的价值蕴含[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胡玉鸿;;“自然人”的社会与“自然人”的法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国峰;制度演进的互利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芸;日本动漫中的文化印象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2 苏丽杰;论爱的教育的价值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3 钱晓丽;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根洲;二战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的演变对科学教育内容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琳;弗洛姆论人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2年

8 张磊;人性·异化·爱[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雷绍业;论道德素质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进;;论梁启超的教学法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金铭;;试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问题[J];新西部;2010年01期

3 王素新;吴伟;赵昕;魏星;;高校学生降级原因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4 许抄军;王良健;;中国城市教育资源的差异比较[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5 朱松涛;;兴趣,学生进步的源泉——7A unit 6 Fashion welcome to unit的教学案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2期

6 朱全中;;基础教育阶段联合办学模式探索——以南通三中、南通中学联合办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7 韩涛;;科学减负增效 推进素质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8 仲长明;;激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1期

9 夏华秀;;对四川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和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彩;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晓武;;试论班主任工作在“三结合”德育环境中的构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3 马梦龙;;我和高中英语课程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4 李菲菲;方明;;高等学校教师需求的数学模型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弛;;独立后印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方晓东;;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活动课程论对学科课程论的挑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陈洁;;清末民初小学课程的演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8 郭红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整合科学课程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吕华;任芳;;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10 郝志军;;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发展百年[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宏伟;为党政领导赠送国防知识台历[N];中国国防报;2008年

2 柯进;博士进中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民间想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季谭;教改着眼机会公平[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马涛;创业开店之必赚法则[N];就业时报;2008年

5 ;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正规体系[N];联合时报;2008年

6 张晓晶;“超标”教学行为较普遍,山东发文禁止[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 闫晓天;中医药课程考试如何改革[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石兴普;正气清风暖民心[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李荣国邋薛志亮 夏凉;用检讨性思维反省历史[N];解放军报;2008年

10 汪建;宣传上升为政府行为[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艳莉;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亮;蚌埠市基础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双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动作学习的科学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静平;县域基础教育教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琼;张家界市永定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丽;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重构[D];江南大学;2009年

6 车伟艳;英国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经验与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波;英语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娜;关于长沙市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贾艳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瑞珍;基础教育视野下的高考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1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51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