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创新: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8-01-21 11:14

  本文关键词: 德育 实效 创新 出处:《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德育本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但是由于传统德育思维的惯性作用等种种原因,德育在其实践中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地位,其发展人的目的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张扬,进而导致德育实效低靡。针对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探索了提高德育实效的新路。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originally a cause of training people, but due to the inertia of traditional moral thinking and other reasons, moral education has lost its due independent position in its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human beings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and publicity, which leads to the low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explore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为:2005-ZX-290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1]就像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与目的一样,德育对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J];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2 袁宗金;学校德育的呼唤:关爱生命[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8期

3 单振涛;适应与超越: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探寻[J];潍坊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赵雅丽;;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李洋;;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01期

4 朱建童,李国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探析[J];北方论丛;1999年05期

5 李术红;刘美丹;张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德育心理目标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6 刘媛;姜浩;杨鑫;;在理想中超越——独立学院德育创新探析[J];才智;2010年14期

7 李娟;;网络环境与德育危机[J];才智;2011年11期

8 龚彦忠;;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困境与思考——基于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9 毛乃佳;林凤;;论卢梭的自然道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袁勇;葛长娜;;现代学校德育低效致因解析——基于福柯的规训理论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卫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海燕;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静;浅谈规范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1期

2 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3 鲁洁;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兼答刘尧同志的“商榷”[J];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4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5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J];教育研究;1996年07期

6 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J];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文雪;论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的指导意义[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士峰;朱玉超;;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晓英;梁斌;;京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黄学明;杨振华;崔诣晨;;高校德育实践审视及创新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陈章梅;唐金生;;如何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J];文教资料;2006年22期

5 徐雪;;加强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促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杜崇旭,孙静,郑维;酶工程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03年03期

7 程杉;;提高电路理论教学时效与实效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刘辉;;论中学德育实效[J];作家;2007年14期

9 邹晓[,

本文编号:1451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51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