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场域:权力的运作与学生的境遇
本文关键词: 教育场域 权力运作 学生境遇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ower is based on students' body,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n the medium of discourse, and carries out a series of concrete strategies as easily,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as possible under the macro strategic operation. Means and technology, and through the students' self-knowledge and self-examination, to create and produce tame-useful body and the subject of self-discipline. As a carrier of power effect, students are integrated in knowledge. In the symbiotic body of discourse, power and initiative, the forms of knowledge and the forms of subject acquired by them are also the produ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various relationships, such as knowledge, discourse, power and initiativ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知识在教育中的合法性地位?究竟是什么在维持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交往?究竟是什么在最真实的意义上规限着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和主体建构过程?又是什么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妨碍着学生的创造个性?一致的答案便是:权力。实际上,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的存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金彦河;《饥饿的郭素娥》:疯狂与艺术的张力[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3 冯硕;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上)[J];戏剧;2002年03期
4 于伟;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J];文史哲;2005年02期
6 贾振勇;青春的逃之恋——论70年代生作家小说的文化内蕴和价值流向[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苏东;战略管理中的“现代”与“后现代”[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5期
8 王新,孙东东;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若干问题研究(3)(北京大学2000级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9 杨慧;;现代性的两种“疯癫”想象——重读“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中的“疯人”谱系[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万力维;学习自由:涵义、限度与可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朱美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D];四川大学;2007年
3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韩来平;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9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基辉;中共重塑下的晋西北乡村[D];山西大学;2007年
3 樊晓武;思想与权力的遭遇[D];山西大学;2007年
4 祁大为;劳斯科学知识/权力观的新解读[D];山西大学;2007年
5 徐芳;论拉辛悲剧作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鸿嘉;论福柯“他者”视域中的“未来主体”[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孙莉;福柯的断裂理论[D];苏州大学;2007年
8 王亚琼;网络传播对社会道德负面影响之考量[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袁军荣;数据库技术的伦理向度及其对社会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奇娜;卡夫卡阐释的叙事性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延年;论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4年04期
2 蔡春,扈中平;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3 崔景贵;素质教育场域中的心理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4 徐贲;教育场域和民主学堂[J];开放时代;2003年01期
5 毕天云;基诺族和布朗族在教育场域中性别平等观的实证研究[J];思想战线;2004年04期
6 王有升;民办学校中的身份文化差异与重塑——一项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7 乐国林,张丽;大学排名对高校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场域、资本理论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8 阎光才;成人仪式的象征与教育日常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9期
9 刘琳琳;中学女生身体意识的社会学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10 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爱琴;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菡芙;下岗职工家庭的教育资本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韦桂美;生活在边缘[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温雅;现代学校规训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丽琴;在场与缺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7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77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