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民工子弟教育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本文关键词: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教育公平的一个难点。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管理的实践显示,解决好这一问题存在一些观念性和制度性障碍。需要创新目前以户籍人口为准的地方教育管理体制,从而使地方政府将这一工作视为长期任务和本职工作。需要对打工子弟学校实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多种渠道、多种模式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how to solve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migrant children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ducation fairness. The practice of school management of migrant children in Beijing shows. There are some conceptual and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lo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opul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local government regard this work as a long-term task and their own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combining blocking and sparing, focusing on sparing" for the schools of working children,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Various models ensure that migrant children receive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农村人口的比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减少。全国约有1.2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有800万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在农村还有2250万留守儿童。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是顺应潮流,帮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新成员;还是排斥他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平;陶红;;改善农民工子弟教育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2期
2 张仪;;浅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关于印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年07期
4 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0期
5 丁莹莹;江娟;;浅析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河南农业;2009年18期
6 张铁道,赵学勤;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7 王松石,陆欣荣;在同一片蓝天下——来自张家港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的报道[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5期
8 陈伟风;;城市学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年S1期
9 徐玲;白文飞;;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10 鲜开林;刘晓亮;;论城市流动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J];人权;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李慧勤;刘寒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能力建设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义务教育,让孩子个个都能上学[N];四川日报;2003年
2 记者 董康;江苏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李智 李卫中;我省义务教育要升级[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4 吴宏豪 汕头市金平区财政局;浅谈加强城镇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N];汕头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陈首文;祁阳义务教育7年投入2个亿[N];永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明;全市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兑现到位[N];绵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晓斌;研究审议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等13项议题[N];邯郸日报;2009年
8 岳娟红;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出台[N];太原日报;2009年
9 记者 罗志勇;我市义务教育再挥“大手笔”年内建100所农村合格学校[N];郴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黄德平;我市大投入保障义务教育[N];巢湖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荣娟;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社会政策和实现环境互动的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4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9 隋明刚;中日义务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邱辉忠;中国城市实施义务教育“两个平等”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8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787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