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美国的教育行政实践及其教育产品属性

发布时间:2018-02-10 12:13

  本文关键词: 美国教育 行政制度 公共产品 制度改革 产品属性 学区 董事会 教育行政组织 联邦教育行政 民间自治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并建立了联邦、州、学区三级教育行政机构。其中,州为权力核心,学区为执行主体,联邦进行平衡和监督。这样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民间自治、纵向分权的政治理念,也反映了该国对于教育的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通过对这些制度表象的分析,挖掘其中对于教育产品属性的本质认识,对于其他关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has established three level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amely, federal, state, and school district. Among them, the state is the core of power, and the school district is the executive body. Federal balance and supervision. Such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ully reflect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civil autonomy, and vertical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so reflect the country's role in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system appearanc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concerned with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 excavate the essen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ributes of educational product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连生;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J];教育与经济;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喜元;;教育外部性研究探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姚永强;关于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郭凯;教育民营化的凸显及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政策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胡芬;;论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之性质[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5 路娜;夏永红;;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机制及政策取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王一涛,安民;“教育是公共产品”吗?——对一个流行观点的质疑[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7 杨晓霞;试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韦海燕;教育服务质量的构成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李萍;;优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刘志民;教育产品属性认知歧见化理论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春霞;;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革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宁本涛;;世纪初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反思[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张元阳;;论举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可能性[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田汉族;;教育服务:从观念到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姚永强;;生均经费递增法——保障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一种设想[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田汉族;;教育服务的经济学阐释[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一涛;;教育与公共产品——对一种错误观点的澄清[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周晓丽;陶美重;;教育产品观刍议[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霞;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兰枝;教育领域第三种力量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丽霞;中小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艳敏;教育准市场化下政府教育职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英志;鲁西北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洪星;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方学礼;学校经营—现代学校管理的解读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战营;中美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邬雨刚;个人终身教育帐户初探[D];苏州大学;2006年

9 巫丽君;农业院校更名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么立华;我国高等教育融资风险控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渭昌;“六三三”学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朱勃;国外的师范教育经验与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让·阿勃勒尔 ,黄怀仁;阿尔勃特·希怀采在教育方面的遗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科情;美籍教授铁鸿业应邀来我校介绍美国教育及语言学研究概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朱勃;美苏两国的师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6 弗兰克·J·斯威兹,约翰·W·莱曼,马乔里·加德纳,冯若霓;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数理化)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唐其慈;访美散记[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8 ;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文史地)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F·E·阿姆伯鲁斯特 ,黄明皖;美国教育为什么失败[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10 秦麟征;美国的未来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秀;;目标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实施与探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李世愉;;明朝土司制度述略[A];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柏桦;;明代州县行政地位与运行机制[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吕明灼;;宋庆龄与中西文化[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路海东;董妍;;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林勉;;工伤病人心理情绪调查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魏光奇;;国民政府人事制度与新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A];“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峰;;“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杨婉蓉;;费正清与《中国新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10 荣颂安;;公共行政: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靳忠良;课上课下大撒把[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金传宝;二十世纪美国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舒平;美国总统选举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晨宇;新世纪学习化社会要学会学习[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宗金;格林斯潘给美国教育体制“提个醒”[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王丹红;认识数学的重要性[N];科学时报;2000年

7 郑云;触目惊心的人才流失[N];中国轻工报;2000年

8 汤水富;企业大学:在职员工的高等学府[N];浙江日报;2000年

9 淮北市政府 李忠金;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N];安徽日报;2001年

10 傅光明/文;农村税费负担过重的制度分析[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4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5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李金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行政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海晶;当代中国立法体制的社会生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永春;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10 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坤;科南特中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皓;柬埔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晨;赫钦期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姜艳;清末东三省行政设治与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焦丽君;二战后至1969年美国教育保障制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孟富国;重构中的乡村政权[D];山西大学;2003年

8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水永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00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00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