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
本文关键词: 儿童 留守儿童 完全留守儿童 出处:《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留守儿童”较之“流动儿童”概念更加复杂。“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总体的统计与分析,也关系到决策部门的判断与决策。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六类定义进行梳理与探讨,并试图剖析“留守儿童”的概念。笔者认为要以开阔的视野,从多个层面或多个维度来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因此,本文从七个维度构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这对深入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clear definition of concept is the premise of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concep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floating children". The defini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t is also related to the judgment and decis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 This paper combs and discusses the six kinds of definiti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ncep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seven dimensions, which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licy-making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文娟;;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思考——来自南陵县的调查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4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5 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唐喜梅;卢清;;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0期
7 罗国芬,佘凌;试论儿童教养方式"问题化"的对象——兼论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几个概念的关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玉林;张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钟继灿;王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1期
3 赵科O;方雪晖;苏虹;何莉;陈娟;陈明春;叶冬青;;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3期
4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向冬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益峰;;台州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利萍;;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10 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新宇;论中国低端部门就业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冲突[D];复旦大学;2007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然;改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新永;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满利;初中生亲子沟通问题的初步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波;改善初二学生常见问题行为的学校、家庭人际关系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献碧;浙江省教师带寄宿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莉;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的亲子伦理及其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袁艾兰;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模式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5 范方;欠发达地区的亲子教育缺失与问题行为[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6 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到底有什么影响——农村初中寄养子女群体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2年06期
8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比较视角中的图像[J];青年探索;2003年01期
9 蔡玉军;罗国芬;邓喜芬;;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J];青年探索;2005年06期
10 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维国;;关于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再认识——兼论多元统一的教学过程模式观[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2 布伦特·戴维斯;余洁;;概念研究:设计发展教师学科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7期
3 李洁;李盛楠;;自我概念研究的几个维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4 吴定初;曾茂林;;论建立教育场全息概念的必要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5 刘幼玲;;近十年国外分布式教育领导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6 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张小红;;国内外教育公平主要领域的比较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01期
8 韩丽艳;王秀敏;安立奎;;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2期
9 沈静;姚本先;;西方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10 曾茂林;;素质教育核心理论研究评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施铁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叙事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张大均;赵丽霞;;青少年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日新;刘芳;郭琼;;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顾德宁;应让小发明家茁壮成才[N];新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倩;诊断与防治:网络教学病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p芎,
本文编号:154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4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