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浅析
本文选题:教师资格 切入点:更新制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教师进修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随着日本人民对教育以及教师的要求日益高涨,特别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确保教师的适应性和专业性,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对教师资格证书提出了改革方案。本文试图对日本的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资格证更新制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等进行解析,以期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Abstract]:Japan is a country that practiced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earlier in the world, and a relatively perfect system of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world.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the Japanese people on education and teachers, especi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ers' literacy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daptabi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Japan's Central Board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a reform scheme for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system and teacher qualification renewal system in Japan. In order to be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晨音;;日本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改革及其困境[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田边俊治;胡国勇;;日本教师制度改革(讲演)[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6期
3 ;日本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年06期
4 冯静;教师资格证书的社会化问题初探[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5期
5 邬雨刚;;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考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彦云;;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政策与现状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李黎波;;非师范院校毕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范琳;陈素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周小辰;;中美教师资格证有效性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5期
10 李国庆;;当代日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嬗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彦;赵丽娟;;浅谈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当局对新闻的控制[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李丹阳;;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制度三领域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光乔;王彬;张宗毅;;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及借鉴意义[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永恒;;日本政府机构减编及其启示[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汉玉;;日本企业环境责任之借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周实;;日本“规制缓和”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陈景彦;;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与日本政府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9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10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评(1896~1931)[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与农村政治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浩远;日本:加快立法缓解外资并购压力[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钱铮;日本航天业尚需攻关[N];科技日报;2007年
4 刘军红;日本推出“东亚共同体”意图何在[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曹鹏程;驻日美军转移经费敲定[N];人民日报;2006年
6 何德功;安倍:日本要反省战争为和平做贡献[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于青;日本商家采用“瘦身战术”[N];人民日报;2008年
8 张非非;日军死人屋余生,如今让孙子讨公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浩远;日本车主暂享“法律空白”减税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10 良木;亚洲游客给日本带来喜悦[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娜;中日中小企业基本政策法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6 高宝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D];西南大学;2009年
2 吴楠;日本对华ODA政策与中日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巧;日英同盟与日本的对外扩张[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巧玲;中日对外援助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仇松杏;日清汽船株式会社论析(1907-1939)[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谢俊才;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7 贾嘉;中日医疗保险法制度差异比较的法理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8 赵俊男;完善我国政府善款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红亮;日美农业保护政策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博;论日本观光立国政策中的中国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9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6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