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本文选题:网络精品课程 切入点:教学设计 出处:《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功能的实现与否。当前我国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网络精品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对网络精品课程进行教学系统化设计。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excellent courses is the goal of our country.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esign of network quality course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realiz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func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network fine course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teaching, we should design the network quality courses systematicall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立坤;赵宏;;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探究[J];软件导刊;2005年04期
2 赵立影;从活动理论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4期
3 王靖;刘志文;;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刘盛峰;安徽电大网上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李华伟;翟启明;;关于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杨松岩;;基于网络的外语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崔铭;王换娥;;法商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及创新实验区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陈扬光;试析多元化的美国学校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9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周华丽,顾志良;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林长春;曹静;许应华;曹书梅;;重庆市精品课程《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4 张青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朱鑫;;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的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7 蒋福华;;问题教学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第五次全国医用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9 秦国柱;李娟;;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黄玉彬;;“现代都市小农夫”综合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与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艳艳;不同版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比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丽萍;中职教材圆锥曲线部分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胡松龄;教师专业化视野下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似君;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徐小丽;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1期
2 谢幼如,穆肃,柯清超;基于资源库的网络课程的研究——“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汪琼,李晓明;网络课程实施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况姗芸;基于建构主义的网上教材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桂清扬;基更博士新著《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述评——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郑明秀;移动学习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刚;朱世美;;ARCS动机模型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8期
2 耿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环境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廖传景,潘玉驹;大学系统教学设计模型与过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4 虞金龙;;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关键[J];数学通报;2009年12期
5 钟志贤;论远距离教学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4年02期
6 温继文;冯绍彦;;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7期
7 杜小梅;;新课标背景下教案设计的新思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8 乌美娜;研究与应用教学设计理论 提高远距离教育质量[J];天津电大学报;1997年01期
9 左志宏,王敏,席居哲;McCarthy学习风格的分类及其4MAT教学设计系统[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0期
10 刘开伦;;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田晓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的教学设计[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焕东;余先川;罗烨;;E-Learning信息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蔡晓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高三数学课的教学设计[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5 刘端海;;浅谈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保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理论初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苏文凯;;中学信息技术课综合性教学的设计与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岳桦;;教学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曲慧;“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解燕铃;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N];学知报;2010年
3 延安市北关小学 涂姣玉;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N];延安日报;2007年
4 广东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小学 钱瑞扬;《网上“导游”》教学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易进;教学设计不能用简单逻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季林波;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益[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山东省菏泽市教学研究室 吕富蕾 山东省菏泽一中分校 曲慧;我们还可以更美[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孙英俊 杭州市闲林中心小学 胡少亭;体育教学设计的“四要素”[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 陈凌云;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中易忽视的问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隔高逢玲;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教学设计[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胡学峰;视觉素养培养网络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奎程;美国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肖隽;基于网络环境的差异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韦丽娟;基于场景模拟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车鸿文;精细加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东平;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中军;虚拟实验教学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W歴,
本文编号:1580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8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