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
本文选题:和谐社会 切入点:社会公正 出处:《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正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而且是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同时,教育又是培育公民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感,实现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文化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公正是朝向社会公正迈进的不可缺少的"王牌"。
[Abstract]:Justice is the primary value of societ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harmonious society. Promoting social justice is the need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Education justice is a part of social justic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ssue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at the same time, Education is also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ultivating citizens' sens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realizing political justice, economic justice and cultural justice. Therefore, education jus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trump card" to advance towards social justic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采;;公共经济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公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景天魁;作为公正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赵婷婷;从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雷庆,冯厚植;对新世纪高等学校的若干新认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蒋永福;李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10 卫兴华,孙咏梅;2004年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宏;;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后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实施两阶段分流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王恩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个治理视角[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岚;;对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一些思考[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8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3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丽翔;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之主体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乔玉香;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健;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武洁琼;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赵军;研究生教育思想范畴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欧阳亮辉;公共组织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不同点之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欧金荣,陈何芳;大众化—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现实选择[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2 金勇;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李秀兰;浅谈基尼系数与我国经济的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李骏,罗忆源;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杜荣川;洛伦兹曲线的模拟与基尼系数的测定[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吉泰;;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远程高等教育[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佟慧;;和谐社会下的和谐校园[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3 何桂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4 王利;杨小平;;浅谈当代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5 张君;;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问题探析——用《七个怎么看》解读中国现实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6 李本友;吴玲;郭孝文;;和谐教育的观察与构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高兆荣;;教育需要培养淡定的人才[J];学周刊;2011年08期
8 马青;邬志辉;;论理想的现代学校管理[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9 马寒;;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调查与推动策略[J];理论学习;2011年06期
10 王连照;;多元文化教育的相关问题[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丹;;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刍议[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黎吉秀;;对我国西部教育公平问题与政府职责的认识与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祖超;;实现教育公平为构建和谐湖北服务研究报告[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s,
本文编号:1622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2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