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解读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发布时间:2018-03-17 00:19

  本文选题:师生关系 切入点:现代师生关系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7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师生关系是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想和人文教育理念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分析、形成基础、主要特征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Abstract]:The moder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a democratic and equ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t is a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eveloped under the impetus of modern social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hierarchy of moder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forms the foundation. The main feat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分类号】:G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2 杜时忠;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简要分析[J];教育评论;1998年04期

3 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年04期

4 刘宣文;论未来师生关系的人本主义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6期

5 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2期

6 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孙日新;郭书立;;合作教学理念在实验实习环节的应用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4 陈存志;刘苹;;论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张云林;;普通高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年09期

6 姜艳;;论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合作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机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静娴;;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8 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张海燕;;教师合作学习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宋京双;;合作型师生关系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红;文东茅;许锐;;首都高校师生交流的现状和影响机制——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余珍有;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应棉;高中生师生社会交换问卷编制及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建军;合作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实训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凤;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与初中生语文“听话”能力的培养及实施方案[D];苏州大学;2010年

6 于庆军;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冯;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华斌;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云杉;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兰;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2 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泛教育理论的哲学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3 王红宇;教学组织的未来走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年04期

5 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2期

6 吴康宁;;主体性是否为教育的一种本质属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锋;;高等教育公平新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张鸿文;二十年改革:一个伟大的创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J];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12期

3 单刚;党的建设效益及其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杜秀梅;浅谈新世纪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高海生;史广峰;裴清芳;;论殡葬文化的内涵、形态和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张建华;陈青;钟全宏;孟峰年;;体育文化力的内涵及其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清刚;;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导刊;2007年01期

8 郑燕;;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10期

9 彭一五;;论新课程资源:内涵和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段坤;;校园体育文化刍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常梅;;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征及内涵探悉[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莫神星;;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探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刘娟;孙素芬;郭强;曹承忠;;北京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路径探析[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陶学荣;杨静;;刍议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向宏茂;;浅谈构建和谐政治课堂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张国璋;;浅论“足健法”或称“足道”内涵的研究和应用[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7 宋开山;赵云升;金伦;;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赵捚;;浅议“天癸”[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秋萍;;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夏跃平;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三种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2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3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闫国生;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福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知识及教学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超;孔子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及现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沈贤岚;论毛泽东的人口素质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晴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芸;论政党外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6 韩君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国平;国家主权问题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社云;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施保国;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10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2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22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