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珠江三角洲地区 切入点:教育信息资源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依托近年来在广州、深圳和增城等地所开展的多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课题,系统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的模式,主要论述教育信息资源在学校教学、网上教研、德育教育、家校联系、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模式,以期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和谐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Guangzhou, Shenzhen and Zengcheng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school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ral education, home and school connec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level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邹俊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初探[J];大众科技;2006年04期
3 刘玉文,王丽;发展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泉;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齐剑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5 范坤;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永辉;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智琨;虚拟学习社区:构筑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平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浩斌;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晓宁;东城区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查及相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芦丹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国峥;;开放地区的信息业和信息结构及需求特点[J];图书馆学刊;1986年01期
2 罗楚鹏;黄广耀;;珠江三角洲区域陆地卫星图像定量分析[J];遥感信息;1986年03期
3 谭永强;;建设图书情报事业的新观点[J];图书情报工作;1988年04期
4 张舒文;;建立珠江三角洲图书情报体系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1989年03期
5 ;谋邮电之发达以富国便民——关于广东省邮电通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J];通信企业管理;1990年05期
6 汪良;;经济台的魅力[J];中国记者;1991年05期
7 一鸣;浦东开发带动长江流域发展[J];现代情报;1992年01期
8 聪;;中国全面升值[J];价格月刊;1992年11期
9 苏亚芳;;谈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J];遥感信息;1992年03期
10 李尚志;;改革开放的赞歌——评通讯《风帆起珠江》[J];中国记者;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涛;郭凡;;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广州个案研究[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2 刘正刚;;明代广东宗族组织探析[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周龙翔;王盛源;;高速公路结构物软基粉喷桩处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4 施健勇;周春儿;高正夏;吕民康;;汽车专用公路现场试验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周鑫扬;;发展深圳航运业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浅议[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6 张亚平;张起森;;珠江三角洲地区道路服务水平评估[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7 王运才;;珠江水系高速船的发展前景[A];高速船及特殊用途特殊结构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0年
8 马小玲;;粤港环境合作:问题、解决方法及紧迫性[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1年
9 潘莹;施瑛;;“重商”思想与“岭南派”建筑[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10 刘运策;应旭东;李献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副高西侧时由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升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税局;如何看待广东的税收增长速度[N];中国税务报;2000年
2 王琛;少小留学引发经济思考[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记者 刘霄;外国人到“珠三角”旅游更加便利[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赵东辉;社会科学要认真总结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经验[N];人民日报;2000年
5 平生;红外线开关市场广阔[N];信息时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东;广东展开产业结构大调整[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7 驻广东记者 张红;广东珠三角地区建材现代物流业雏形渐显[N];中国建材报;2001年
8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村民自治中的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01年
9 记者 吴道山;广东两年内将安排3200名归侨难民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记者 李纪泽 通讯员 王锦昌;广东撤并230个乡镇[N];深圳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跃惠;珠江三角洲一些水体沉积物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分析及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2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宋建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刘国卿;珠江三角洲地区多环芳烃的区域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黄国涛;美人蕉属(Canna)植物引种与品种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郭秀红;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曾路生;土壤—水稻/蔬菜作物系统中镉、铅的生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廖龙标;水环境生物污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修复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张金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测及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宋丽平;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卫东;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北帝”崇拜与社会经济[D];暨南大学;2001年
2 钟珊群;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万方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分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顾乃华;服务企业重组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袁玉峰;珠江三角洲地区初中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峰;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路基沉降机理及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方怀红;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燃气负荷不均匀性与调峰手段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谭颖青;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岭;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10 郭小琳;广东省城镇中学软式排球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22326.html